普心3感觉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重要性(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对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大城市中“信息超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感觉剥夺”,使人无法忍受,产生不安和痛苦.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和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是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感受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E = 1 / R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 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是指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差别阈限越少,差别感受性就越大。主要内容:K = ? I / I 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 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 K 为一个常数 对不同感觉来说, 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既韦伯分数不同。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适用范围:中等强度的刺激。 刺激过弱或过强,比值都会发生改变。 费希纳S=KLgI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定义 评价 棒夜感明暗,锥昼视细颜 视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 盲点-无感光细胞 视觉对比-夜晚兰花比红花亮 视觉对比-明暗对比、颜色对比 马赫带-侧抑制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地震-明适应; 飞行员-红色眼镜暗适应 后像错觉 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长-短:红橙黄绿青蓝紫 感觉适应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 听神经→脑干髓质→耳蜗神经核→下丘→内测膝状体→颞叶 1.频率理论 2.共鸣理论 3.行波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 人耳 外耳→ 中耳→ 内耳-柯蒂氏器 1.声音掩蔽: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纯音和噪音对语言的掩蔽 2.听觉疲劳 3.听觉适应 1.音调-频率 2.音响-强度和声压 3.音色- 16-20000Hz 最敏感1000-4000Hz 听觉 三级: 1.视网膜双极细胞 2.神经节细胞 3.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传至枕叶 1.三色说 托马斯杨.赫尔姆霍茨 2.拮抗说:黑林 视网膜 枕叶 1.普肯耶现象 2.颜色混合: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3.视觉对比:明暗、颜色 4.马赫带-侧抑制 5.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6.视敏度 7.后像:正负后像 8.闪光融合 9.视觉掩蔽 10.色觉缺陷:色弱、色盲 1.色调-波长 2.明度-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反射系数 3.饱和度-颜色的纯杂和鲜艳程度 380-780nm 视觉 传导机制 理论 器官 现象 属性 适宜刺激 皮肤表面的温度-生理零度 温度觉 挥发性 不通过丘脑 嗅觉 味蕾 敏感程度-苦(舌根)酸(两侧)咸(舌中)甜(舌尖) 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觉 非均匀压力 触觉 关节、肌腱、肌肉 10-1500Hz 动觉 黑暗感觉 内脏感觉 传导机制 理论 器官 现象 属性 适宜刺激 *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