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毒机制及研究进展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Dream of freedom 自由在人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很小的时候我喜欢飞,可是我不会。 但我依然向往那种在天空中没有任何东西触碰的感觉。 连一根细线的接触都没有。 只有风轻挠着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发出“沙沙”声的快乐感觉。 蜂蜜中毒机制及研究进展 李伟 2012512129 蜂蜜具有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杀菌、改善血液成分、保肝、改善睡眠、美容养颜、润肺 止咳、润肠通便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可食用,亦可以用于炮灸中药或入药 蜂蜜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但如采食有毒植物花粉酿成的生蜂蜜或生蜂蜜加工制作不当,可造成急性中毒,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其严重并发症 蜂蜜中毒 蜂蜜中毒症状 蜂蜜中毒机制 解决办法 蜂蜜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病人入院时均无发热感,主诉有头晕、厌食、乏力、嗜睡。恶心呕吐;到病程中期后其呕吐物呈咖啡渣样胃内容物,鼻哑或齿眼出血,全身皮肤散布暗红色斑丘疹,皮肤微肿,腹泻,排黑大便,头晕,手足脱皮,皮下出血点。 蜂蜜中毒机制 1.有毒植物花蜜花粉 2 蜂蜜腐败变质 3 蜂蜜被不洁容器污染 4 蜂蜜内有毒药物残留超标 5 羟甲基糠醛超标 有毒植物花蜜花粉 蜂蜜腐败变质 蜂蜜被不洁容器污染 蜂蜜内有毒药物残留超标 有毒植物花蜜花粉 有毒植物可分为有蜜粉源有毒植物和无蜜粉源有毒植物,有蜜粉源有毒植物又分为蜜粉源有毒植物和蜜粉源无毒有毒植物。蜜粉源无毒有毒植物是指植株有毒,而花蜜与花粉无毒,有的还是优良的蜜粉源植物.蜜蜂饥不择食,将有毒植物的花蜜和花粉酿成有毒蜂蜜和蜂花粉。 蜂蜜腐败变质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嗜糖酵母菌)耐糖酵母,如果蜂蜜含水量和环境温度适宜,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加快,分解蜂蜜中的糖分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V在有氧气的情况下,乙醇进一步分解成醋酸和水,使蜂蜜带有酒味和酸味,通常称之为酸败V因为蜂蜜含水分过多,糖的浓度及其他抑菌成分浓度降低,抑菌能力随之降低V在适宜的温度下,蜂蜜里的酵母菌便会大量 繁殖,加快蜂蜜的发酵变质,营养成分和风味受到破坏,发酵越严重,破坏程度也越大酵母菌在 10U以下生长繁殖受阻,10U以上或 18W25U时,则繁殖加快。 蜂蜜被不洁容器污染 用有毒不干净的容器盛装蜂蜜时,容器中的有毒成分会溶解在蜂蜜中而引起中毒V如锌本身无毒,但与蜂蜜中化合物结合成锌化物,口服过量锌化物可引起肠炎或肾损害等V铅乃非人体必需矿物质,若存在于体内不易排出而出现铅中毒V蜂蜜中的锌主要来于镀锌的蜜桶,铅主要来源于盛蜜容器有铅的污染,如含铅的陶瓷S搪瓷的釉药及含铅锡制品等因此,国际上对蜂蜜中锌S铅给予限量V用双硫腙法可测定锌S铅的含量 蜂蜜内有毒药物残留超标 蜜蜂采蜜前人们使用的有机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蜂农防治蜜蜂螨虫使用的二氯杀螨醇等,防治蜜蜂疾病时使用超剂量的抗生素(四环素,链霉素)等,因其不易分解,导致在蜂蜜内残留高,人体长期食用,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羟甲基糠醛超标 羟甲基糠醛由葡萄糖或果糖经脱水反应生成V在新鲜蜂蜜中,羟甲基糠醛(HMF)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 mg/kgV影响羟甲基糠醛超标的主要因素有:(1) 蜂蜜若贮存时间过久,其中的果糖脱水,会生成羟甲基糠醛V(2) 由于蜂蜜呈酸性,其中的单糖(葡萄糖S果糖)因高温(煮沸)处理,特别采用明火直接和蜂蜜容器接触煮沸,受热时脱水易生成羟甲基糠醛V(3) 蜂蜜中添加人工转化糖浆时,也会导致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V多数国家将羟甲基糠醛作为评价蜂蜜质量的标准值,规定蜂蜜中的羟甲基糠醛含量不得超过 40 mg/kg(费氏反应为负反应),如果超过 150 mg/kg,则可认为该蜂蜜中添加了转化糖V我国正常蜂蜜中含量在0~1.5 mg/100g 。 蜜蜂中毒后蜜蜂种类的辨别 蜜蜂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体,分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二种。根据动物形态,中华蜂的 特点是:体表黑色、头、胸、腹部蜜生、柔软短毛,带黄褐色。头部为三角形,有复眼1对,触角1对,呈肘状弯曲。口器发达适合咀嚼和吮吸,上唇基前方有一浅黄色三角形斑纹。翅对,透明,后翅中脉分叉,腹部为圆锥形,背部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带,未端尖锐,有毒腺和蛰针,服面有蜡腺分泌蜡质,供筑巢用。意大利蜂主要区别为个体较大,翅大能远飞,唇基黑色,不具三角形黄斑,后翅中脉不分叉我国毒蜜中的有毒花粉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所以预防毒蜜中毒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预测蜂蜜的毒性。通过当地现有资料及蜜源植物调查,了解该地区的蜂蜜在历史上是否有毒,有什么毒?蜂蜜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其中有毒花粉及其毒素的种类。各地区有毒植物花粉是有限的。医务人员应熟悉驻地有毒蜜源植物的种类,对驻地人员加强毒蜜知识的宣传,劝戒其不要随意采食。其次,毒蜜中毒,潜伏期最短者为一至二小时,一般为一至二天。每个食用者发现食蜜有苦、麻等异味,应停止食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