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与剂量学2014-1解说.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防护与剂量学 绪 论;绪论——常见术语;绪论——参考资料;课时;课程学习;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能通过直接过程、次级过程引起物质电离的不带电粒子和带电粒子组成的辐射。 电离过程主要是由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引起的。一般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在4—25eV,当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的动能大于该值时,可将其称作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 粒子动能小于该值4—25eV 光子:非带电粒子、能量大于10eV为电离辐射; 能量小于10eV为非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 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通过库仑相互作用直接在物质中沉积能量并引起电离。 间接电离辐射(in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 光子、中子、x射线等不带电粒子穿过介质时,首先将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随后这些带电粒子(次级)再沉积能量和引起电离。 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不带电粒子称作间接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统称电磁辐射 ;  电离辐射 直接或间接使介质发生电离 效应的带电或不带电的射线 或粒子 (能量 ﹥keV ) α、β、γ、 x、 n、p、 裂变碎片 ? 介子等   来 源  1)放射性物质 (人造 天然) 2)加速器 3)反应堆 4)宇宙射线 5)地球环境 ;电离辐射是自然环境固有特征 宇宙,地球人居环境 人类电离辐射的发现及应用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发现天然放射性 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中子 19世纪40年代后,原子能的迅速发展 ;绪论;绪论; 全球核电分布; 全球核电分布;中国核电分布;核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核能,同时也体现在其它工业、医疗、食品的方面的应用。 核技术现在就在你的身边: ;全球重大核事故;2、美国三里岛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 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3、日本福岛 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福岛工业区。它是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一座核能发电厂,共有六台机组,均为沸水堆。2011年3月12日,受大地震影响,福岛县第一发生核泄漏,附近居民遭受核辐射。核电站的1至6号机组将全部永久废弃。法国法核安全局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2011年3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辐射源及特点;绪论——辐射源及特点;绪论——辐射源及特点;绪论——辐射源及特点;33/284;34/284;35/284;36/284;37/284; 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 致人体的年有效剂量;39/284;40/284;地区;42/284;43/284;44/284;45/284;46/284;47/284;48/284;49/284;50/284; 天然照射的组成;绪论——辐射源及特点;绪论——辐射源及特点;绪论——辐射源及特点;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一般地区医疗辐射为天然辐射的20%;各种人工放射性核素,大约80%用于医学目的。;56/284;57/284;反应堆运行:;燃煤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放射性落下灰;61/284;62/284;人工辐射的组成;2000年天然和人工源所致年均个人有效剂量 (UNSCEAR2000) ;绪 论;绪 论;绪 论;绪 论;质量厚度(mass thickness) 若物质原子序数为Z,摩尔[原子]质量为M,密度ρ,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6.023*1023mol-1 则单位质量(m)物质中, 原子[核]数 aN = NA / M 电子数 eN = NA ? Z / M 单位体积(V)物质中 原子[核]数 aNV = [NA / M] ? ρ 电子数 eNV = [NA ? Z / M ] ? ρ;质量厚度(mass thickness) 则单位质量(m)物质中, 原子[核]数 aN = NA / M 电子数 eN = NA ? Z / M 给定质量的物质中原子[核]数、电子数与物质的密度(物理状态)无关;绪 论;绪 论;绪 论;绪 论;绪论——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能量在物质中的转移;带电粒子能量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