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肿病进展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肿病进展教案

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进展 韩哲 目录 1. 根肿菌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2. 根肿病产生的症状及影响因素 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4. 展望 1737 年,根肿病在英国地中海西岸和欧洲南部被发现,随后在亚洲、欧洲等地蔓延,华东和华南为我国根肿病主要发生地区,但由于蔬菜调运以及控制措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病原菌不断积累并广泛传播,在我国很多省市均有分布。该病害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o Woron)侵染引起。 该病菌是一种低等真菌,寄主范围广,病菌休眠孢子在无感病寄主植物的土壤中可存活15年之久,可危害100 多种栽培和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其对于白菜、甘蓝和油菜等重要经济作物生产的影响尤为突出。根肿病田间发生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加重,直至绝收,而且病害发生的田间土壤长期携带病原菌,短期内不宜种植寄主植物,严重制约了十字花科作物产业的发展。 目录 1. 根肿菌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2. 根肿病产生的症状及影响因素 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4. 展望 1. 根肿菌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目前学术界对于根肿菌目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Alexopoulos 和 Mims(1979)则将其划到真菌界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Hawksworth 等(1995)将其归为真菌界粘菌门根肿菌纲;目前研究中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芸薹根肿菌划分到原生界根肿菌门根肿菌纲根肿菌属。 芸薹根肿菌的生理小种丰富,沈向群等(2009)采用Wiiliams系列对中国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鉴定,认为目前中国根肿病菌主要为4号生理小种,并且大多分布在平原大白菜主产区。 芸薹根肿菌是严格的专性寄生菌,其生活史有两个阶段:初侵染阶段(根毛侵染),病原菌被限定在感染植物的根毛中;再侵染阶段(皮层侵染),病原菌在根和下胚轴的皮层和中柱中繁殖。土壤中休眠孢子变成初级游动孢子到达根毛表面后,穿过细胞壁侵人根毛内部,这个阶段被称为初侵染阶段;病原菌在根毛内部形成次生原生质团,一部分细胞核裂解形成多核的游动孢子囊,每个游动孢子囊产生4~16个次游动孢子,侵人主根皮层,这个过程叫做再侵染阶段。病原菌在侵入的根部细胞内部形成次级原生质团与细胞分化有关,产生根肿组织。 目录 1. 根肿菌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2. 根肿病产生的症状及影响因素 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4. 展望 2. 1 根肿病的症状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典型症状主要出现在根部,表现为被害植株根部受病原菌刺激,组织肿大成瘤状,瘤状物的发生部位 、形状和大小因寄主不同而异。 病害发生初期,地上部无明显表现,根部侵害发生后,根部生理机能受阻,进而影响地上部正常新城代谢,表现出叶片淡绿无光泽、边缘黄色,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萎蔫,以及其他症状。同时由于根部受害,后期产生瘤状物表面粗糙龟裂,为其他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白菜 2.2 根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前一般认为土壤酸碱度和温湿度是诱发根肿病重要的因素。土壤 pH 为 5.4~6.5, 温度 18~25 ℃ ,湿度在 60 % 左右最适宜病菌的萌发和浸入。pH 超过 7.2,温度低于 10 ℃ 或高于 34 ℃ , 湿度低于 45% 或高于 98 % 时则不发病。温度为25℃时最利于根肿菌的初侵染,10d就可以观察到发病症状,低温不利于根肿病的发生 。pH为6.0~6.7,肿根腐烂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提高,光不利于休眠抱子萌发。甘蓝根肿病菌休眠抱子的致死温度为45℃。发病的早晚、 轻重与当年的温度、降雨和土壤等因素有关。 番茄、抗感根肿病甘蓝的根分泌物均能促进休眠抱子萌发;寄主植物白菜、油菜的根分泌物促进休眠抱子萌发,非寄主植物水稻的根分泌物抑制休眠孢子的萌发。 目录 1. 根肿菌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2. 根肿病产生的症状及影响因素 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4. 展望 3. 根肿病的防治方法 3.1 化学防治 3.2 生物防治 3.3 农业防治 关于根肿病的防治国内外尚无有效方法;在抗病育种方面,虽已有育成高抗大白菜品种,但品种资源极少;化学药剂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带来诸多环境污染,且对于田间大面积发生根肿病的土壤进行消毒(石灰氮法等)也是不切实际的。由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因此,采用土壤中的茎点霉属真菌、枝顶孢属真菌等生防菌对其进行防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且也为根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3.1 化学防治 尚慧在大白菜的不同生育时期, 采用多种杀菌剂和不同的防治方法防治大白菜根肿病, 试验结果表明:50 % 氟啶胺和 10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