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初级中级考试图片个人整理总结
1.红细胞管型:指管型内含有多个红细胞。当红细胞裂解成红棕色颗粒后,则称为血液管型。红细胞管型与血液管型均提示肾内出血,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梗塞、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2.透明管型:为无色均匀的半透明圆柱体最为常见是由肾单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凝固而形成的27%的正常人尿中可有透明管型,临床意义不大。在剧烈运动、肾脏受到刺激及乙醚麻醉时,尿内均可见到此种管型
3. 白细胞管型:管型内白细胞或脓球呈滚筒状排列者提示有急、慢性肾盂肾炎存在,急性肾盂肾炎常同时伴细菌管型。白细胞管型也可见于非肾实质性感染性疾病,如链球菌感染性肾炎、膜增殖肾炎及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4.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内含有颗粒,其量在管型的1/3以上者称为颗粒管型一般分为细颗粒管型和粗颗粒管型。前者管型含有较多细小的稀疏颗粒,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后者颗粒粗大而浓密,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药物、重金属中毒等所致肾小管损伤。
5.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内肾小管上皮细胞规则排列者,提示来自肾小管同一部位,而呈不规则排列者提示来自肾小管不同部位,这些都表示肾小管受损
6.脂肪管型:内含有大量脂肪滴,常见于肾病综合征。在管型基质中含有多数脂肪滴或嵌入含有脂肪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7.蜡样管型:外型宽大,色淡均匀,见于慢性肾炎晚期,肾淀粉样变,慢性肾衰竭。
二、常见管型
透明管型(hyaline cast):较细,为无色透明内部不含颗粒的圆柱状体。正常人晨尿(要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中可有透明管型出现。常见于肾炎、肾淤血,发热性疾病等。
颗粒管型(granular cast):颗粒总量超过管型表面积1/3者。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或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蛋白上而成。比透明管型粗短,淡黄褐色或棕色。细颗粒管型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粗颗粒管型出现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肾小管损害。
蜡样管型(waxy cast):由肾小管中长期停留的颗粒管型、细胞管型变性,或直接由淀粉样变性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提示严重的肾小管坏死,预后不良。也见于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衰竭、肾淀粉样变性。
上皮细胞管型(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casts):在蛋白基质中嵌入肾上皮细胞而成,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主要见于:肾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移植后排斥反应、金属及其它化学物质的中毒
脂肪管型(fatty casts):在管型基质中含有多数脂肪滴或嵌入含有脂肪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时称为fatty casts.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等,偶见于长骨骨折。
肾衰竭管型(cast of renal failure):是在明显扩大而尿流速慢的集合管中,凝聚蛋白及坏死脱的上皮细胞碎片而成。其管型直径为一和般管型的2-6倍,常出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示预后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亦偶出现)
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炎。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孟肾炎。
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等。
蜡样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晚期
M5血象图
M3:
1. 中性粒细胞: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
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折光性强。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呈眼镜状,深紫色。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3. 嗜碱性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用甲苯胺蓝染色,颗粒由蓝变紫,称为异染性核内染色质多,染色较深。核圆形深染,核周围浅染,胞质蓝灰色。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之一,胞体较大,直径约为15-30酶μm在血细胞中最大,核的染色性很弱,也有没有颗粒,但多数在细胞的中心部分含有天青颗粒。氧化酶反应为弱阳性
1.缺铁性贫血: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
2.铁粒幼细胞贫血: 3.R-S细胞:
3.
3.R-S细胞:
典型的R-S细胞是一种直径20~50μm或更大的双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瘤细胞呈椭圆形,,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呈双叶或多叶状,形态相同状如鹰眼及所谓“镜影”核。染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基于LabVIEW的自动测试系统实验平台讲解.doc
- 桂林维润超声波洁牙机讲解.ppt
- 桂林讲解.ppt
- 桂电安〔〕号附件讲解.doc
- 桂花树的病虫害讲解.ppt
- 桃主要病虫害资料.ppt
- 桃李杏病虫的识别与防治资料.pptx
- 桃树种植技术资料.pptx
- 桃树病虫害高清图谱资料.ppt
- 框剪结构小区项目管理策划(多图)分析.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