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家处方:多吃萄胜吃保肝药.docx
网址: HYPERLINK 第 PAGE 6 页,共 NUMPAGES 6 页
健康:与糖为敌 为什么人人爱无糖
健康:与糖为敌 为什么人人爱无糖
无糖成了新选择。
和脂肪一样,能带来幸福感的糖,从时尚之选变成了时尚之敌。
糖的历史代表着人类的欲望史。殖民时代,糖成为工业化的重要侵略符号和奢侈品。
现代社会,健康是元规则,糖会影响健康和身材的传统认知,又成了时尚话语里的原罪。
嗜糖者吃低糖,无糖者用代糖,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浪漫主义与商业行销策略纠缠不休。
只要甜,不要糖,这是当代社会的流行逻辑。
这个逻辑的背后,是人类试图剥离欲望和道德的努力,哪怕用替代品来满足欲望,过滤道德。
与甜为友,与糖为敌。
现代商业中的欲望与道德
无糖社会
只要甜,不要糖,这是当代社会的流行逻辑。这个逻辑的背后,是现代社会试图出售欲望、拆分道德的营销策略。
文/陈漠
食物一直被人类思考、谈论和概念化,味道当然更是。每一种味道都代表着人类的一种情绪,它们先是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后来又被人类用来定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甜味以及甜味的承载体——糖,在人类的意识变迁中,始终意味着美好、幸福和欲望。
只要甜,不要糖,这却是当代社会的流行逻辑。这个逻辑的背后,是人类试图剥离欲望和道德的努力。
糖的欲望战争
《圣经·马太福音》里,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是世上的盐。”这句话被无数人引用转载,道尽了一种调味品所能达到的哲学高度。事实上,人类的调味品向来具有着某种象征意义,盐是其一,香料又是其一。在杰克·特纳的《香料传奇》中,他再现了香料随着地理大发现而在世界上流转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人类的阶层、世界视野的变化,甚至还有宗教、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变迁。
在这些具有改变人类历史作用的调味品当中,最重要的还有一个——糖。《圣经》只提到盐,没有糖的存在,即使是在耶稣诞生的时候,东方三圣带来的宝物中也只有黄金、乳香和没药。糖的神圣地位要到公元6世纪左右才确立:阿拉伯人把蔗糖带到了欧洲,欧洲的贵族们立刻被这种洁白的晶体迷住了,就像早些时候,盐罐要放在地位尊贵的主人席前一样,能够摆上糖罐让客人随便添加糖成为新的奢侈风尚。
盐,几乎是所有食物的必需品;香料,让欧洲人带着可以保存的肉品开始海上征途;那糖呢?
糖,从来都是欲望的象征。在西方的文化、神话体系里,蜂蜜——糖的前任,向来是众神的食物、富足乐土的标志、优美的诗歌意象、性的起源。糖,自然也继承了这一切,而这一切象征无一不是非实用的,充满享乐、奢靡和欲望澎湃的气氛。甜味从来就不是人类的必需味觉,糖对食物也没什么实用价值,人类享受糖完全就是享受一种舒适、愉悦而且尽情挥霍的感觉。何况对于欧洲人来说,糖就如同香料一样,代表着神秘、古老、糜烂的东方。
以英帝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以血腥的奴隶贩卖来保证他们可以享受糖。实际上,从 18世纪末开始,欧洲兴起抵制糖的运动也正是以糖生产中的不人道、有违道德为主要诉求的。
就这样,糖从开始时的欲望象征到后来的道德批判,涵盖着人类对欲望的渴求和摒除。直到现在,喜欢吃糖的人似乎很容易被性格定性,而却从没有人界定过喜欢咸味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有杂志可以做专题报道《四川人是天下的盐》,颇含褒奖之意,却不会有人讨论广东人是否是天下的糖。
糖,背负着太多的欲望成分。
无糖的商业逻辑
糖是奢侈品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悉尼·明茨(SidneyMintz)的《甜味与权力》(SweetnessandPower)一书中,他着重研究了糖是如何从1650年左右开始渗入英国普通民众的饮食习惯,并因此推导到现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发展的结果。
“英国人喝下第一杯加了糖的茶,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悉尼·明茨郑重地写道:“因为它预示了整个社会将要转型,社会与经济基础都会脱胎换骨。”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蔗糖的价格不断下降,从1650年贵族宫殿里的异域珍品变为1750年富人餐桌上的奢侈品,最后变为1850年劳工阶级粗茶杯里的一勺调味料。糖的象征意义的变化,在历史进程中和英国的社会阶层变化嵌合在一起。
正如明茨所说,“为了了解商品与人的关系,我们得重新挖掘我们的历史”。当糖越来越大众化,而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又被发现的时候,无糖又开始成为时尚的主流。最早发明无糖饮料的海曼·赫希(HymanKirsch)最初的想法是想让不能吃糖的糖尿病人也能尝到甜味,他于1952年发明了无糖的汽水。赫希的想法分析起来很简单,满足欲望,摒除危害,针对独特人群开发产品。这正是现代商业逻辑的要义。
现代商业的法则就是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让每个人享有自己的独特性,让消费成为一种本能——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