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_猪的品种(中国培育品种及国外品种)
2004-10 3.2 国外引入猪种(Introduced breeds) 一、概况1 我国从十九世纪末期起,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外引入的外来品种有十余个。 目前对我国猪种改良和瘦肉猪生产影响较大的猪种有:大约克夏、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皮特兰猪等。 我国从1991年至2000年,共引进种猪2.6万多头,其中约克夏17208头,长白猪3779头,杜洛克猪2198头。 概况2 引入的大约克猪,有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法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 引入的长白猪,有来自:丹麦、德国、美国、挪威、日本等国。 引入的杜洛克猪,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台湾、丹麦等国和地区。 国外引进猪种的特点 生长速度快 屠宰和胴体瘦肉率高 繁殖性能较差 肉质欠佳 抗逆性较差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1 1996年,××养猪育种中心, 从英国引入长白猪150头,日增重960g,产仔12.38头,料比2.38,瘦肉率61.2%(+3%), 从英国引入大约克猪150头,产仔10头;日增重1180g(30-100kg),料比2.28,瘦肉率60%(+3%)。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2 1999年,×××××原种猪场从丹麦引进长白猪114头, 窝产仔12.2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960g, 料比2.46, 平均背膘9.5mm, 瘦肉率66.0%。 外种猪引入之初的性能3 2000年,×××××猪育种管理中心,引进的英系大白猪, 窝产仔10.6头, 30-100kg体重日增重1130克, 料比2.38,背膘12mm, 达90kg体重日龄146天, 胴瘦率64.5%。 引入之后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引进时的这些性能不能很好的保持下去, 往往发生变化,分离 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遗传和营养上的问题。 (引入猪种本身的杂合,双肌臀?) 来自不同国家的种猪,性能上有一定差异。 双肌臀 英系、新丹系、美系长白猪(1996-1998,××场) 3.3 中国培育猪种( Developed breeds) 第三节 中国培育猪种 20世纪50--60年代,起步 1972年,中国猪育种协会成立 1972—1982年,中国培育新品种12个,新品系3个 1982—1990年,中国育成新品种16个,新品系7个 1990年以来,培育了21个新母系猪 培育猪种的定义 根据猪种来源,对我国猪品种所划分的一种类型。 通常是指在我国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而培育而成的猪种,有的是利用原有血统不明的杂种猪群,加以整理和选育而成的;有的是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进行选育的。 培育猪种的分类 按所利用的国外品种的异同以及猪种的特征和特性,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 1、受大白(约克夏或苏白)猪影响较大的品种。多数是当地猪种用大白猪进级二代以上,获得理想杂种个体后,再采用自群繁育而育成的,通常为白色毛,如上海白猪、三江白猪等; 2、受巴克夏猪影响较大,或以本地黑猪血统为主、掺有少量其它品种血液的新品种。毛色全黑或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如新金猪、新淮猪、北京黑猪等; 3、受波中猪影响,或用克米洛夫或其他品种与地方品种进行复杂杂交而育成的品种,如垛山猪、定县猪等,毛色为黑白花,有的还杂有棕色。 培育猪种的数量 大多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 1972年,全国猪科研育种协作组成立 1972—1982年,中国培育新品种12个,新品系3个 1982—1990年,中国育成新品种16个,新品系7个 1990年以来,培育了21个新母系猪 北京黑猪(巴克夏、中约克夏和通县、平谷的本地猪杂交,后又用苏联大白猪、定县、涿县、深县、新金、吉林黑、高加索等多种猪杂交) 新淮猪(大约克X淮猪) 上海白猪(大约克X太湖猪) 大河乌猪 (杜X大河母猪)2002年10月审定,云南 讨论 为什么说地方猪种资源是未来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理解。 国外引进猪种和我国地方猪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请举例具体说明。 *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网 * 大白猪 (约克夏) 产地:英国 特点:耳大直立,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母性好 长白猪 (兰德瑞斯) 产地:丹麦 特点:耳大前倾,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母性好 杜洛克猪 产地:美国 特点: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较强,肉质较好 皮特兰猪 产地:比利时 特点:胴体瘦肉率极高 汉普夏猪 产地:美国 特点:“银带猪”,眼肌面积大,母性好,体质强健 9.89 9.76 9.89 35日龄个重 8.53 8.80 8.86 35日龄仔数 50.74 52.58 51.79 20日龄窝重 8.84 9.34 9.21 活仔数 9.62 10.44 9.92 产仔数 48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