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九章议论要讲究论证方法
第十九章 议论要讲究论证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说理中的作用;
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增强说理的力度。
写作指津
议论文三要素中,论证起桥梁纽带作用。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就越充分越有力越深刻。下面就谈谈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 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几个事例即可。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拿美国的‘救济粮’”对比法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把“骐骥”和“驽马”、“蚓”和“蛇”从自身条件优劣、奔跑寻食态度、最后努力结果等进行对比,自然得出结论: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一致。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2.分析产生的原因。原因有时是多层的,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五 传感器(学生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八 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大小(学生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八 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教师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六 分子动理论(学生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六 分子动理论(教师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四 物理学史(学生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七 弹力、胡克定律(教师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一百零四 物理学史(教师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七十一 电场知识的应用(学生版).doc
- 201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母题七十一 电场知识的应用(教师版).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九章议论要讲究论证方法3.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八章 议论要有条有理.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五章 模山范水,“游”“感”相依.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八章 议论要有条有理2.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八章 议论要有条有理3.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四章 托物言志 “志”“ 趣”相生.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十四章 托物言志 “志”“ 趣”相生2.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四章 描摹人物的肖像.doc
- 2012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四章 描摹人物的肖像2.doc
- 2012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02 文言文阅读(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