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表达方式 感受语言特点
界首市第一小学 黄金虎
摘要:关注语言表达方式是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关注的热点,我校也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落实。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更要关注文本是怎样表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运用文本语言,建立和形成语感,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表达方式 语言 文本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传统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分析,当我们的语文教学与思想内容分析、单一的语文知识训练说拜拜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样从“理解课文内 容”向“学习文本语言,充分关注表达, 感受语言特点”的转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必须围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核心,立足文本教,关注表达学语文,积累语言用语文,这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所在。
一、通过文本的语言领悟其意、明确其言, 悟得其法。
语文教什么?是语言文字还是表达方法?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矛盾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即在“得言”“得意”的基础上“得法”。当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领悟其意,明确其言”,“得法”自然就水到渠成。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中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于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其实,深读文本,我们体会到本课文体的特点非常突出,通过文本解读,我们发现《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值得去深究的句子: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如何让学生立足“文本”探究语言文字,既能体会到作者的语言特点,又能体会到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 教学除夕这一部分时,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首先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其次,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学生通过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其次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
二、 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一切的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语言文字,更离不开表达方法的领悟。所谓强化“文本表达”,是基于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抓住文本特点,感知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表达,进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凡卡》一文以凡卡写信为线索,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课文利用穿插反衬,把凡卡悲惨的命运和痛苦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激起读者对凡卡强烈的同情和对沙皇统治的强烈不满。凡卡的信诉说了他在城里的悲惨遭遇,求唯一亲人爷爷带他回乡下。“猪狗不如的生活”、“苦苦的哀求”令人同情,令人难过。读者看着他的信,和他一样伤心,希望他尽快离开城里回到乡下。因为乡下在凡卡看来是快乐的,“与爷爷守夜”、“与爷爷砍圣诞树” 这两段回忆反映了凡卡乡下生活的快乐,它与凡卡的信互相反衬,作者以凡卡回忆的“乐”反衬城里的“苦”,更加激起读者对凡卡的同情。
教学中,充分关注文本的“表达”,从文本的语句中体会文本表达效果的妙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zzm分解.ppt
- 关节炎的外科学治疗与康复分解.ppt
- 果胶酶在实际生长中的应用分解.ppt
- 果酒生产工艺分解.ppt
- 果品部技术作业指导书分解.doc
- 关节炎总论分解.ppt
- 果实的结构和类型分解.ppt
- 关节总论各论分解.ppt
- 果实的种类分解.ppt
- 关联规则并行研究分解.doc
- 2025年湖州安吉雷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 卫生健康系统专项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湖南科技大学第一批高层次人才招聘5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招聘7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扬州市宝应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面向乡村定向师范生招聘教师78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巢湖黄麓师范学校编外聘用教师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实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25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下半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招聘博士教师9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哈尔滨市第七十中学校招聘临聘教师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