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对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座右铭对称

座右铭对称 篇一:座右铭对称 ??2016nbsp; 联系方式:篇二:座右铭对称 nbsp; nbsp;崔瑗,字子玉,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其父崔骃博学有伟才,汉明帝时将其比喻为“龙”,足可见对崔骃的特殊恩宠了。 nbsp; nbsp;崔瑗自幼聪明伶俐,机敏过人。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亦喜爱读书,还是孩童之时,就已熟读“四书”“五经”了。 崔瑗9岁时,有一天早晨,他正在家门口与小朋友玩耍,忽然看见从大路上前呼后拥地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位穿官服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到他家门前,声言要来拜访崔骃。待他们进入家门以后,崔瑗从家人口中知道,这骑马的人就是当今的县令,为官清正廉洁,颇受百姓爱戴。崔瑗听后灵机一动,随手在大门上写下了一首四言诗: “君非干木,何为文侯?虽无光光,入我闾里。” 意思是,我们这偏僻的地方并不是古代的魏国,也没有隐居魏国的高士干木,而这位远道而来的谦谦君子也不是曾拜干木为师的魏文侯,那他为什么来到我们这街巷呢? 就在这时,县令拜客完毕,正要告辞回衙,走到门口,忽见大门上墨迹未干的诗句,字迹清秀,而内容却含有讥讽之意。他问崔骃这是谁写的,崔骃一看,马上就说:“这一定是我那调皮的儿子写的,触犯大人,请多原谅。”县令笑笑说:“请把令郎叫来,我要当面问话。”崔瑗被叫来后,县令一看,面前站着一位眉目清秀的孩子,就说:“你还能接写几句吗?”只见崔瑗提笔一挥而就:“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nbsp; 县令见他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情不自禁地对崔骃说:“令郎可谓奇才啊,真可谓龙生龙了。”回头再看崔瑗,早已跑出去玩耍了。 nbsp;东汉永元八年96年,崔瑗18岁时,游学京师。从侍中贾逵深造,遂精通天文、历数等。后因其兄崔章被州人无辜杀害。他怒不可遏,手刃仇人,为其兄报仇。然后隐姓埋名出逃他乡。元初五年(118年),他年已40岁时,遇朝廷大赦,始归家。 他在总结自己坎坷经历的基础上,写了一段自戒之词,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座右铭一词,乃始于此。其铭文如下: nbsp; nbsp;nbsp;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nbsp; 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nbsp;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nbsp;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nbsp;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nbsp; nbsp; nbsp; nbsp;nbsp;【讲析】 nbsp; nbsp;勿道人之短,勿夸己之长。 nbsp;nbsp;这两句是崔瑗对自己言语的要求。崔瑗认为,人世间的人我是非都是因为口舌而引起。因此,他在言语方面十分谨慎,还特别警示自己在与人言谈时,不说别人的短处。不仅不说别人的短处,对于自己在某些方面胜于别人的特长,他也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夸。我们常说“病从口人,祸从口出”,就是说我们所遭遇的很多祸害都是因自己口舌不谨慎所导致的。崔瑗这两句话不仅是自警,也是为了警示世人。 其实,这两句话中的后一句“勿夸己之长”还不是太惹人厌。如果你在人面前夸耀自己的专长,一般不会伤害到别人。顶多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狂妄自大,华而不实的人。而“勿道人之短”则是关系到个人祸福安危的警语。如果一个人口无遮拦地说别人的不是,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严重的还会导致家破人亡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因自己说人闲话而带来祸患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因为是非之语具有诸多过患,因此,历代祖师和哲学家都劝人要谨言慎行。宋代慈受禅师在《训行童颂》一诗中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石屋清珙禅师在《题裁缝》诗中也说:“手携刀尺走诸方,针去线来日日忙。尽量他人长与短,自家短长何曾量。”诗歌以裁缝衣为喻,劝人不要整天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是应当多反省自己,多找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俗话说“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当自己真正回过头来反观自身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哦,原来我也一无是处。 对我们来说,当要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在心中多想想,自己说出去的话是否符合事实,是否会伤害别人。做到可说可不说的话最好不说,不能说的话坚决不说,必须说的话要思考后再说。若是口无遮拦地随便乱说,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nbsp;nbsp; 施人慎勿念,受恩慎莫忘。 nbsp;nbsp;告诉我们对待恩惠的态度。人活在世上,谁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难免要求助于人,那种万事不求人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当牢记在心,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别人的恩德,并将自己所受的恩惠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很多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值得倡导的善行,但如果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