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通论》第二章第一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汉字的字形 第一节 汉字的字体演变 本节主要内容: 汉字从形成体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三四千年的历史。其间的字体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甲骨文(殷商) (2)金文(西周) 古文字 (3)篆书(秦国文字) (4)隶书(主要指汉隶) (5)楷书(成熟于隋唐) 今文字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通称。商代和周代都有甲骨文,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大部分属于殷商时期,因而习惯上把甲骨文视为殷商文字的代表。 甲骨文首先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发现的,因此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 古文字:甲骨文 古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绝大部分是关于占卜的记录,所以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卜辞”。 卜辞的内容大致是:某人、某日、卜问某事、吉凶如何,有时也记录事后的应验。 古文字:甲骨文 戊子卜,榖贞:帝及四月令雨? 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占曰:丁雨,不叀辛。 旬丁酉允雨。 古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特点: 象形性强(有些字还带有原始图画的特点) 字形不太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有“合文”现象(几个字合写在一起) —— 这些特点表明:殷商甲骨文虽已大致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文字体系,但它还处在汉字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些方面还很原始,距汉字起源的时代应该不会十分遥远。 古文字:甲骨文 (1) (2) (3) 古文字:西周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或称“铭文”,是铸刻在钟鼎一类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是铜、锡合金之器,颜色青灰,因此叫“青铜器”)。 目前出土的青铜器上的文字,单字大约3000多个,其中已认识的字约2000个。 从商代到汉代都有金文,但作为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阶段来说,“金文”特指始于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时期的一种字体,即西周金文。 古文字:西周金文 西周金文直接继承甲骨文而来,因此其形体和结构跟甲骨文非常相近。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东 立 星 司 采 伐 古文字:西周金文 但金文与甲骨文相比也有明显的进步: (1)由于书写材料不同,甲骨文细瘦、方折;金文粗壮、圆润,因而更加美观(甲骨文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金文是用模子铸成的,铸前先将字反刻在模子上,可以细细加工)。 (2)每篇金文中,字的大小比较一致,不像甲骨文,同一片甲骨上的字大小不一,显得凌乱。 (3)甲骨文的刻写杂乱无章,常常颠三倒四;金文则排列较整齐,有时甚至先打上格子再书写。 (4)相对于甲骨文,金文中“合文”现象大大减少,且不再有逆读的合文,如“五十”写作 ,不像甲骨文写作 。 古文字:篆书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在西边,承袭了西周故地,也承袭了西周文化,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秦灭六国之后,便以秦文字为基础,规范文字,秦文字便成为汉字的正统和主流。秦统一中国以前的秦文字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一般称为“大篆”,统一后规范了的秦文字一般称为“小篆”。 古文字:篆书 “篆书”之称始于汉代,是汉人对秦朝文字的称呼。为什么叫“篆书”,说法各异,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1)《说文解字》:“篆,引书也。”清代段玉裁注曰:“引书者,引笔而箸于竹帛也,因之李斯所作曰篆书。”段玉裁的意思是,“篆”就是引笔在竹帛上写字,秦代整理文字后将规范字书写于竹帛上,因而名之为“篆书”。 (2)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郭沫若的意思是,“篆书”(官方字体)是跟“隶书”(民间字体)相对而言的。 古文字:篆书 大篆的典型代表:籀文 《汉书·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原有十五篇,到东汉许慎时代已只剩九篇,后来这九篇也全部失传。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当时残存的九篇保存了其中223个“籀文”。《说文·叙》:“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车) (子) 古文字:篆书 大篆到小篆的过渡:石鼓文 唐朝初年,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发现了10个鼓形石头,石头上刻有诗词,内容是记载游猎情形。石鼓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据推测,原来这10个石鼓上大概有600多个字,但现在所见的石鼓上的文字只存300多个了(年久风化或人为损坏),现存最好的拓本是北宋时期的,有491字。关于石鼓的年代,众说纷纭,根据郭沫若的考证,《石鼓文》是秦襄公时期的石刻。 古文字:篆书 古文字:篆书 小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丞相李斯等人整理文字,改定字体。《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