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个体心理调适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11.20制作 三明学院 市政学 许勋恩制作 第5章 个体心理调适 许勋恩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一、人类健康模式的演变(选择) 1.迷信的健康模式:健康由鬼神主宰。 2.机械的健康模式:健康是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 3.生物健康模式:健康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4.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把人看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人,强调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躯体疾病,还要帮助个体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调适的能力,对人的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给予全面关注。 案例:中国人的“囧”与美国人的压力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21世纪,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将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联合国有关专家也曾预言: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弗兰克:“意义可能存在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 尼采:“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 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 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 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无法 利用。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健康:当今社会人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医学-心理模式:关注生理、心理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健康包括: 广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狭义上: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三、关注校园心理健康问题 云南大学生 杀人案 2004年2月13-15日 马加爵 云南丽江女大学生杀人案 2007年 张超 吉林农业大学杀人案 2009年11月14日 郭力维 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 2010年10月20日 药家鑫 旅日留学生 2011年4月1日 汪某 合肥“大学生绑架杀人案” 2011年11月5日 邢某 “我爸是李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见女友把命催,醉驾撞人咱不怕,李刚就是我老爸。” 2、近年来大学生杀人事件也令人发指。 深圳18所学校调查-两成受访学生有自杀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特点)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大会指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己   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 “成熟者”的健康心理具有以下特征: (1)自我意识的扩展。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安全感 (4)现实主义的知觉 (5)具有一定的技能并投入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 (7)良好的人生观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四、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 一般来说,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个等级。 1.心理健康状态:本人不觉痛苦、他人不觉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2.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问题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引起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短时间的痛苦感。 3.心理障碍:因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的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特点是不协调性、针对性、社会功能损害较大、需求助与心理医生。 4.心理疾病: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人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损害大、需要心理医生治疗。 第二节 工作压力 内容提要 了解压力 战胜压力 放松自我 一 、了解压力 何谓压力 界定压力 鉴定压力 1. 何谓压力 任何能扰乱人们心理、生理健康的干扰都可称为压力。 适当的压力 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 为了按期完成任务,你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它会使你以更积极、高度的感情投入工作。 过多的压力 使你变得工作效率低下——业绩和生产率低下。 过度紧张使你无法完成任务——一事无成。 为了安慰你自己,沉溺于吃零食、吸烟或喝酒。 2.界定压力 组织文化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