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提纲)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提纲)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提纲) 前面部分是讲授提纲,后面部分是围绕提纲收集、汇编的资料,有的材料还是政策性很强的文件原文。由于时间只有90分钟,若考虑互动时间更紧。所以,资料及讲授内容都是与受众(在校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问题,因而略去了大量“无关”内容。敬请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特点调整提纲,并选择自己熟悉、能将问题分析引向深入的资料完成本讲座。——严冰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发展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拨乱反正;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新世纪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二)取得的巨大成就: 30年教育发展的成绩:毛入学率上升(1991年3.5%,2010年25%)、培养人才增加(1977年招生25万人,2010年招生657万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3000万人左右)。 “211工程”和“985工程”缩小了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差距;中国高校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占全国总数的60%。 对外交流增加、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精神缺失 蔡元培:兼容并包。 刘道玉:独立、民主、自由、质疑、批判。 本人观点:人文素养、科学意识。 国家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国家定位只有高等教育的功能,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缺失的后果:冒进浮夸(学校合并、科研冒进、学术腐败) (二)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协商对策: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本质问题:大学精神缺失;培养模式陈旧:灌输。 后果:不适应社会的(研究、应用)需要。 (三)教育体制僵化 衙门气息严重,大学是行政单位。(略) (四)投资严重不足 数据:我国教育投入占GDP3.5%左右,欠发达国家4.1%,国际平均数4.8%;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而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也排在末位。 三、高等教育强国战略 (一)设计蓝图 创新型国家: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2006.1.9胡锦涛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2.9发布)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6.6发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29发布) 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纲要: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2009年 2015年 2020年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2979 3350 3550 在校生(万人) 2826 3080 3300 其中:研究生(万人) 140 170 200 毛入学率(%) 24.2 36.0 40.0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的基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著名高校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发动机。 (二)改革创新 教育观念创新 树立大学精神;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 学校定位、人才定位: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 培养模式创新 纲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学校自己探索:中国科技大学2008组建“少年班学院”;浙江大学依托“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四川大学2006年成立“吴玉章学院”…… 教育体制创新 纲要:政校分开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