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生物具有的七大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长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的废物。 3.“葵花朵朵像太阳”“含羞草被碰触时,叶片合拢”说明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石笋(钟乳石)是生物吗?不是。珊瑚是生物吗?不是。珊瑚虫是生物吗?是。生石花是生物吗?是 5、“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6、调查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3)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统计。 7、对调查到的对象进行分类(1)按环境分类: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2)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3)按形态结构分类: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8.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10.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9.非生物因素指: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 11.下列诗句分别表示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度、温度、水。(再看看课本13页的例子) 12在探究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设置对照试验,保证变量只有一个 1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只用一组的平均值为什么不行?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 14、做完试验后应如何处理鼠妇?把鼠妇放回适于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15、在河流中生活的鱼,大多数不能在海洋中生活,这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1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和寄生等关系。(捕食关系本身就包括了捕食和被捕食) 17.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8.杨树落叶,松树不落叶,青蛙冬眠,狐狸四季都很活跃,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打寒颤,这些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吗?如果不是,请写出哪些不是适应环境的表现。都是 19.“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疏松土壤”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20.骆驼的尿量很少,也很少出汗;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骆驼刺的根很发达;这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枯叶蝶的体色和周围环境的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21.课本18页的课外实践! 22.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23.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4.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 25.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什么说消费者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苹果会腐烂、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 26.生态系统除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部分,还包括非生物部分。 27.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 28食物链的开头必须是生产者 ,生物与生物之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 29、箭头的本质含义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方向。 30、食物链中的生物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的变化!有毒物质的变化! 31、能量逐级递减! 28、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30.课本25页第四题。 3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2.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陆地生物的“立足点”是岩石圈。 33.细菌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生活在任何一个圈层 34、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作地球之肾,其中中沼泽最具代表性。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制造氧气的百分之七十,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1000道口算.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RB∕T 040-2020.doc
- 2025年艺术学概论.pdf VIP
- 【精校版】2025年高考天津卷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初中历史 2023-2024学年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VIP
- 《2 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docx VIP
- 2023北京八十中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pdf VIP
- 自考10177《设计基础》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VIP
- 戒烟门诊服务及创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