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插管技术应用的形态学基础 项目一: 插胃管术 项目二: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项目三:导尿术 第一部分:插胃管术 定义: 1、洗胃法:是将胃管由口腔或鼻腔入路,经咽,食管插入 胃内,利用重力与虹吸作用的原理,使用适液体 进行胃腔冲洗 2、鼻饲法:是将胃管由鼻腔入路插入胃内以供病人饮食 或药物,是维持病人营养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插胃管术 一、适应症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 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 。 适应症: 1、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2、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 3、拒绝进食的病人; 洗胃法(gastric lavage):是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 和吸出一定量的溶液,以 冲洗并排除胃内容物,减轻 或避免吸收中毒的胃灌洗方法。 适应症: 1、解毒; 2、减轻胃粘膜水肿; 3、为某些手术或检查作准备; 插胃管术 二、插胃管术解剖学基础 1、口腔 上、下颌牙及槽弓为界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咽峡由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腭帆游离缘与舌根共同围城,是口腔与咽的分界。洗胃术经口腔插胃管。 插胃管术 2、鼻腔和咽 鼻腔由鼻前庭、固有鼻腔组成。 咽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 鼻饲法和洗胃术都通过咽。 插胃管术 3、食管 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 食管有三处狭窄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距中切牙约 15cm。 第二狭窄:在被左主支气管从前方斜跨过处,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 第三处狭窄 第二处狭窄 第一处狭窄 插胃管术 4、胃 胃由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构成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与肝、胰腺、脾、结肠相毗邻。 三、临床应用解剖要点 病人体位 : 患者取侧卧位、半卧位或仰卧位。 插管长度 : 相当于自鼻尖或口唇经耳垂到剑突的长度。 成人一般插入胃管45~50cm, 婴幼儿为14~18cm。 胃 咽 食管 操作解剖学要点 插管时如果是抢救昏迷病人胃管应经第三磨牙后方入口腔。 插入到咽峡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口咽、喉咽部。 食管处三处狭窄是插管重要注意的部位。 插入胃时首先要经过是胃的贲门部,插入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中 洗胃术 口腔 胃 鼻腔 咽 食管 鼻饲法插管时首先经过鼻腔,鼻腔包括鼻前庭、固有鼻腔。 插入到咽部后瞩病人吞咽动作,此法要经过咽的鼻咽、口咽、喉咽部。 食管处三处狭窄是插管重要注意的部位。 插入胃时首先要经过是胃的贲门部,插入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中。 鼻饲法 鼻饲法主要 经过鼻腔、 咽食管、胃 四、操作技术 插胃管术 鼻饲法操作技术: 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血管钳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当导管插入14~16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同时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 洗胃法操作技术: 首先用开口器将口张开,然后用舌钳将舌牵出,将胃管插入胃内后,放置牙垫固定于口旁。 插胃管术 五、注意事项 经鼻腔插管时,其方向应先稍上,而后平行向后下,使胃管经鼻前庭沿总鼻道下壁靠内侧滑行。注意鼻中隔前下部的黎氏出血区,避免损伤粘膜。 若病人发生呛咳,提示导管进入气管内,应立即退出。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第二部分: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1、灌肠术:灌肠术是将一定容量的液体经肛门逆行灌入大肠,促使排便,解除便秘,减轻腹胀,清洁肠道。 2、直肠镜检查:直肠镜检查是观察直肠内有无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一般插至直肠,也可插入乙状结肠。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一、适应症 灌肠术 1)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分娩前准备。 3)释稀和清洁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直肠镜检查术 1)用于对大肠病的诊断。 2)为早期诊断直肠癌。 由升结肠、横结肠、 降结肠、乙状结肠组成 内侧接回肠, 向上续于升结肠 两个弯曲 上部凸向后,称直肠骶曲。 下部凸向前,称会阴曲。 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 二、灌肠术及直肠镜检查术解剖学基础 1、盲肠 2、结肠 3、直肠 4、肛管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向的皱襞,称肛柱。肛柱基部和肛瓣的边缘连线称齿状线 。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