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资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军机处 * *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 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 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 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 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 来说,很重要。设问:中国在明清的时候为什 么失去了第一次赶超世界潮流的机会? 政治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外交上的闭关锁国等。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①废行省设三司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具体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③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1)原因: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结果: “内阁” 应运而生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2)过程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内阁的性质特点(P17) 丞相府 内阁大堂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对皇权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任 免 侍从咨询为主 一级决策者 职 责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首辅 宰相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 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 的认可与否。 清代皇帝的批红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军机处值房外景 军机处 a.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③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c.特点:简、速、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b.职能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 ??? 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 宰相制的君主专制 明清时期—— 从秦到元—— 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 秦汉:三公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 隋唐: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宋朝:“中书门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宰相多人,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明清: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皇权已达顶峰。 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 皇帝通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