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答案分析.doc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答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答案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 练习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创作 流传 2、口头性 3、变异性 4、《穆天子传》 《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5、邯郸淳 《笑林》 6、《西洲曲》 7、《民间文学》 8、《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9、田野作业 10、全面搜集 加强研究 11、民间文学 通俗文学 12、干宝 《拾遗记》 《搜神后记》 13、民间史诗 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 14、农 儒 道 佛 15、刘向 《说苑?善说》 16、《燕乐》 17、口头文学 18、群体传承人 个体传承人 19、口头性 变异性 20、《燕乐》 21、《五运历年记》。 22、民间词 23、《酉阳杂俎》 《叶限》 24、秧歌戏系统、花鼓戏系统或滩荒系统、落子系统等。 25、玄奘 《大唐西域记》 26、《古今风谣》 27、1984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 28、《梅葛》、《创世纪》、《苗族古歌》 29、中山大学 顾颉刚 钟敬文 30、挂枝儿 山歌 31、格萨尔王传 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 32、汤姆斯 33、魏晋南北朝、《搜神后记》 34、文艺 35、《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36、《民间故事类型》 37、郭沫若 38、《 王贵与李香香》 39、《白毛女》 40、英国 41、《创世纪》、瑶族的《布洛陀》;彝族 42、爬山歌 43、说故事 44、阿凡提、徐文长或其他地方有名的汉族机智人物 45、《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 46、喜剧 47、干宝 任肪 《搜神后记》 48、《诗经》 《楚辞》 49、歌谣学运动 周作人 刘半农 5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 〈中国谚语集成〉 51、白蛇传 牛郎织女 孟姜女 梁山伯与竹英台 52、创世神话、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 53、词格、句格、段格 54、描写法、 连缀法、诡词法 55、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立体描写 56、中国、印度、希腊 57、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58、地方风物 59、嘲讽笑话、幽默笑话、诙谐笑话 60、《山海经》、《楚辞》 二、名词解释 1、传说核 民间传说应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 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 人们又将它称之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 古迹或风俗习惯等。如巫山神女峰的传说就是围绕名为神女峰的巨石创作的故事。 2、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长诗,它一般采用韵文或韵散结合的说唱体形式,它的主题严 肃、题材重大,结构宏伟、格调庄严。史诗有的记叙一个民族在其原始发展阶段,对天地 万物及人类起源所作的种种解释;有的则唱叙某个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部族迁徙,征 战融合等重大事件。 3、再生态民间文学 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 学转变形态之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为广泛。 4、全面搜集 全面搜集就是要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地各种体裁、内容、形式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搜 集起来,为整理写定、推广和研究提供充足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全面搜集具体表现为:a.对 各种体裁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都应搜集;b.从内容上,优劣兼收; c.从时代上,新旧俱 收;d.对同一类型作品得众多异文,应尽力搜集;e.从流传形式上,口头与书面作品均应 搜集;f.对与作品相关的其它材料也要注意搜集。 5、集体性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 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着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民 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民间文学的创作与流传具有 一体化的特点,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 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从这一 角度讲,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 6、歌谣学运动 “五四”前后,我国文化界兴起了一个采集、整理、研究人民口头创作的诗歌、故事、 谚语的新科学运动,即歌谣学运动。这个一开头就带有科学、学术性的活动,既是我国现代 民间文学的开始,又是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端。 1918 年北京大学在《北大日刊》上发表了征集歌谣的简章,开始了歌谣征集运动,当 时,北京大学的校长是具有民主思想和科学态度的蔡元培先生,他提倡自由的学术运动,在 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在他的积极赞助下,任教于北大的刘半农、沈尹 默、周作人主持了这项工作。同年 5 月,他们在《北大日刊》开辟专栏,每期登载歌谣一首, 称之为《歌谣选》,由刘半农主编。 1920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