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性心律失常处理.ppt

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常见恶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持续性室速、室颤--最常见 长QT综合征伴发的多形性室速 QT间期正常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 特发性室颤 Brugada综合征 1998年蒋文平提出如下情况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频率在230次/分以上的单形室速 心率逐渐加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室颤趋势的室速 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心衰 多形性室速,发作时伴有晕厥 特发性室扑或室颤 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 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心肌梗死最常见),纠正和预防诱发或触发因素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发作,建立稳定的窦性心律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积极持久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防止心律失常再发 室速和室颤发作时的干预对策(1)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流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静脉应用胺碘酮 室速和室颤发作时的干预对策(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二线药物——普鲁卡因胺、溴苄胺(国内应用经验很少) 国内常用药物—利多卡因 (冲击量50~100mg,继以1~4mg/min静滴) 抗心动过速起搏(操作不当易致室颤) 注意纠正电解质(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鎂)和代谢紊乱 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级预防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 --目前无“金标准” -- 通常联合使用Holter、LVEF、信号叠加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压力反射敏感性、QT离散度及T波交替等指标综合判断 I类AAD不改善患者预后,对LVEF降低的MI患者还有潜在危险(CAST试验) 目前首选药物:β阻滞剂、胺碘酮 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 主要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复苏后的存活患者 ICD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效果已被公认 目前的趋势:ICD + AAD(胺碘酮最为常用) 胺碘酮和β阻滞剂合用降低死亡率的效果优于单用(EMIAT试验、CAMIAT试验) 胺碘酮和其他AAD的对比: CASCADE试验 院外室颤幸存患者 总心脏生存率 长QT综合征(LQTS)及其治疗 定义:指具有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 根据病因分类:获得性、遗传性 获得性LQTS:通常与心肌局部缺血、心动过缓、电解质异常和应用某些药物有关 遗传性LQTS: -- Romano-Ward综合征—最常见,无耳聋 -- Jervell-Lange-Nielsen(JLN)综合征—少见,伴耳聋 遗传性LQTS的诊断标准 LQTS短长周期诱发TdP LQTS的治疗策略 标准治疗:抗肾上腺素能治疗(可预防90%以上的猝死) β阻滞剂 -- 心得安应用最为广泛 --β阻滞剂的用量:“最大耐受量(2~3mg/kg)有无必要”?判断β阻滞剂最佳用量的客观标准? 左侧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LCSD) --用于接受了充分剂量的β阻滞剂但仍有晕厥发生或不能耐受β阻滞剂的患者 起搏治疗 --主要用于部分患者中过多的心动过缓,作为β阻滞剂治疗的辅助手段 ICD --在接受充分剂量的β阻滞剂和LCSD治疗后仍有晕厥发作 --在β阻滞剂治疗期间有心脏骤停(需要复苏)发生,或记录到首次心脏事件是心脏骤停 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的处理 通常无明确诱发因素,反复发作多形性室速或TdP 常由短联律间期(300ms)的室早触发 基础心律中T波、U波形态及QT间期均正常 通常电刺激不能诱发室速 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静注异搏定多能终止发作,且口服预防发作有效 其他药物:可试用静脉胺碘酮或与利多卡因联合 病情稳定后宜置入ICD Brugada综合征的处理 特异性右胸导联(V1-3)ST段抬高,伴或不伴RBBB 部分有家族史患者的基础心电图可以正常,但在静脉注射Ajmaline、氟卡尼或普鲁卡因胺后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心脏结构正常 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倾向 Brugada综合征的处理 目前尚未发现AAD能够有效预防Brugada综合征室颤事件的发生 置入ICD是目前预防猝死的惟一有效措施 --存在可诱导的室速/室颤,考虑置入ICD --有恶性心律失常家族史的无症状患者,无论电生理检查结果如何亦应考虑置入 特发性室颤的处理 通常以心脏骤停为首发表现,猝死率高 基础心电图无异常 发作常缺乏明显诱因 起始为室早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并很快蜕变成室颤 AAD效果差 ICD是目前最佳对策 最近(ESC 2001)Haissagueree等报道通过经导管消融的方法可治愈这一类型的室颤 ICD在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在电生理室进行ICD的除颤检测 ICD 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室速 ICD对心脏骤停存活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ICD与AAD的对比:A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