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异常分娩.doc.doc
异 常 分 娩
第一节: 概论
一、概念 异常分娩(abnormal labor)又称难产(dystocia):分娩过程是产力、产道及胎儿等因素相互适应的动态进展过程。任何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因素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分娩异常。主要特征为产程进展缓慢或延长。引起异常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产程延长会增加分娩期母儿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危及母儿生命。
二、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有产力、产道及胎儿单项因素或复合异常。
(一)产力异常 包括子宫收缩力异常、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异常和肛提肌收缩力异常,其中主要是子宫收缩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又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协调性子宫收缩力乏力及不协调子宫收缩力乏力)及子宫收缩过强。
(二)产道异常 有骨产道(骨盆)及软产道异常(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以前者多见。
(三)胎儿异常 包括胎位异常及胎儿相对过大。
三 临床表现及诊断
1.母体方面的变化
(1)一般情况:产妇烦躁不安、乏力、、进食少、体温升高、肠胀气、尿潴留。
(2)产科情况:宫颈水肿,产程延长、停滞,严重时出现病理性缩腹环。
2.胎儿方面
(1)胎头水肿或血肿。
(2)胎儿颅缝过度重叠。
(3)第二产程延长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3.产程时间长 常见以下8种情况
潜伏期延长 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延长 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为活跃期。初产妇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宫口扩张的速度<1.2cm/h,经产妇<1.5cm/h,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 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第2产程延长 第2产程初产妇>2小时、经产妇>1小时尚未分娩为第2产程延长。
第2产程停滞 第2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为第2产程停滞。
胎头下降延缓 活跃期晚期及第2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胎头下降停滞 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滞产 总产程超过24小时为滞产。
四 处理
1.可能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1)潜伏期延长:首选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mg肌注治疗性休息。
(2)活跃期延长及停滞:在排除头盆不称的情况下,可行人工破膜,配合缩宫素滴注,试产2-4小时。
(3)第二产程延长:应立即行阴道检查及时查清胎方位及有无骨盆狭窄,进一步检查颅骨重叠程度、胎先露位置、胎头是否衔接,有无产瘤或复合先露。在排除头盆不称后可知道产妇用腹压,也可滴注缩宫素。亦可徒手旋转胎位。S+3,胎头双顶径越过中骨盆横径,可行产钳助产。
2.难以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胎头呈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及额先露、骨盆绝对狭窄或胎儿过大,明显头盆不称或肩先露及臀先露尤其是足先露时,发生病理性缩复环时,均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第二节 产力异常
分类
产力异常(abnormal uterine action)
原发性
协调性(低张性){ 继发性
子宫收缩乏力 { 不协调性(高张性)
子宫收缩力异常{ 急产(无阻力时)
协调性{病理性缩复环(有阻力时)
子宫收缩过程{ 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子宫肌收缩)
不协调性{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部子宫肌收缩)
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 inertia)的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断
原因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胎儿先露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子宫因素 子宫壁过度膨胀(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使子宫肌纤维失去正常收缩能力,经产妇子宫纤维变性,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均可使子宫收缩乏力。
精神因素 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减少,膀胱充盈,进食少、过度疲劳,体质虚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均可影响子宫收缩。
内分泌失调 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缩宫素受体量少,合成与释放减少,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及细胞间隙连接蛋白质数量减少等,均可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
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B 产品手册[ZH] CPX100系列控制与保护开关 安装使用手册 手册(中文).pdf
- 通力电梯样本.pdf VIP
- 皖2015Z10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pdf VIP
- 高等学校物业服务费用测算规范.pdf VIP
-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教案模板.docx
- 《中国少年先锋队》主题队会课件.ppt VIP
- GJ B 1420B-201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壳通用规范.pdf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进度计划-表格.doc VIP
-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明查暗访主要检查内容问题清单.docx VIP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四版10503.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