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主要增修订内容.ppt

201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主要增修订内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主要增修订内容

2010年版《中国药典》 微生物检验主要增修订内容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2011.10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药品质量标准 【性状】 【鉴别】 【检查】 无菌/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新中国第一部药典(1953年版)收载了无菌检查法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始于1972年-- 1978年颁发了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从“欣弗”到“刺五加”,频繁的不良事件,把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度,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药品质量事故高发期,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检验结果,又是对当前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一个挑战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药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2010版微生物检验方法增修订主要成果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的各论标准化 修订了无菌检查法 增修订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修订了一个指导原则-灭菌法 新增了四个指导原则 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各论标准化 微生物限度检查各论 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10ml,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1:10的供试液。 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取供试液,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依法检查(附录XI J),应符合规定。 控制菌:取规定量供试液,依法检查(附录XI J),应符合规定。 各论标准化 聚维酮碘溶液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10ml,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1:10的供试液。 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取供试液,用平皿法测定菌数,浇注含4%硫代硫酸钠(W/V)的计数用培养基,依法检查(附录XI J),应符合规定。 控制菌:取规定量供试液,接种至含4%硫代硫酸钠(W/V)的增菌培养基中,依法检查(附录XI J),应符合规定。 各论标准化 无菌检查各论 亚叶酸钙注射液 【无菌】 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无菌】 取本品,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溶解,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 【无菌】 取本品,加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经薄膜过滤法处理,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每膜不少于100ml),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各论标准化 甲硝唑注射液 【无菌】 取本品,经薄膜过滤法处理,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分次冲洗(每膜不少于500ml),以生孢梭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无菌】 取本品,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40mg的溶液,经薄膜过滤法处理,用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分次冲洗(每膜不少于500ml),以大肠埃希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检查(附录Ⅺ H),应符合规定。 无菌检查法 前言部分 培养基 灵敏度检查 稀释液、冲洗液等 方法验证 薄膜过滤法 直接接种法 培养及观察 结果判断 表1、表2和表3 前言部分 新增 检验环境:检验全过程“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环境监控:“日常检验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在每次无菌检查实验过程中,应动态跟踪监测浮游菌、沉降菌、操作台和物品表面接触菌及手套菌 人员资质:“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 删除了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的规定 删除了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的规定 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中和剂或表面活性剂-- “ 如对氨基苯甲酸(用于磺胺类供试品)、聚山梨酯80(用于非水溶性供试品)或β-内酰胺酶(用于β-内酰胺类供试品)” 修订为: 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验证试验。 (中和剂、灭活剂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表1) 灵敏度检查 修订了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制备方法 规定应使用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脱孢子及稀释孢子液,制成每1ml中含孢子数小于100 cfu的孢子悬液 删除了:(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 吸出孢子悬液的操作方法 灵敏度检查 规定了稀释后的工作用菌液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 “ 菌液制备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