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资料.pptVIP

第一章__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__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资料

二、康熙诗坛: 康熙诗坛上,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也称“南施北宋”,此外还有查慎行和赵执信。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赵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内容,写过不少现实性很强的诗。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主讲:杨志君 第一节 遗民诗人 一、顾炎武(1613-1683 ): 初名绛,明亡后改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在江南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考察山川,访求豪杰,图谋恢复,晚年终老于陕西华阴。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海上》、《精卫》 、《秋山》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二、黄宗羲:( 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明末以反对阉党著名,清兵入关,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 他关心天下治乱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注重学问,推崇宋诗,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云门游记》、《感旧》、《宋六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三、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从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后隐遁归山,埋首著述,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贡献卓著,学者称船山先生。 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表现“孤愤”是其诗突出的内容,如《补落花诗》九首之“乘春春去去何方”,以落花飘魂抒写胸中郁结的亡国之恨,含蓄蕴藉,深沉瑰奇。 四、屈大均: (1630--1696) 有《道援堂诗集》。他的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也有关心人民疾苦之作(如《民谣》)。屈大均的诗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长于五律。 五、吴嘉纪(1618-1684): 布衣诗人。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遒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第二节 古文三大家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 一是以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的“学人之文”,形成清初散文质实和致用的文风。 二是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的“文人之文”。 古文三大家: 指清初以写作文学散文而著称的侯方域、魏禧(xi)、汪琬三人。 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 一、侯方域散文 侯方域,1618-54,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人。有《壮悔堂集》。散文往往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清新奇峭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 《李姬传》表现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反面人物阮大铖等均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短篇小说特点。 《李姬传》特点 1、选二三典型事件,突出李姬鲜明的性格特征。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 3、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4、对比的手法。李姬与侯方域的对比;与阮大铖、田仰的对比。 二、魏禧(1624—1681)散文 魏禧有《魏叔子文集》。其文有凌厉雄杰、刚劲慷慨之气。叙事简洁,又善议论。入清不仕,喜表彰抗清的志节之士,具强烈的民族意识。《大铁椎传》是传世名篇。 三、汪琬(1624—1691)散文 顺治进士,康熙时为翰林院编修。康熙帝曾称赞他说:“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称汪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 著有《尧峰文钞》,他的文章力求雅正,结构严谨而叙事有法,朴实流畅。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观点偏于正统。代表作为《江天一传》。因为合于“道”又合于皇帝的喜好,在当时负有盛名。 第三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 (一)钱谦益: 清诗开山宗师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收博取,推陈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