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害虫及防治(水稻)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食作物害虫及防治(水稻)资料

第五章 粮食作物害虫发生及防治 王少山 Tel E-mail: wang_shaoshan@163.com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教研室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农业生产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控制其害虫的危害,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009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序言: 春天的机遇 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和金融危机存在必然联系。粮食危机是这场金融风暴的先兆。全球粮价暴涨,谷物期货价格连创历史新高,大大超出了因灾减产造成粮价波动的正常范围。许多发展中国家嗷嗷待哺的饥民买不起粮,吃不饱饭,致使骚乱频仍,联合国粮农组织敲响了“世界粮食危机”的警钟。然而,粮食危机尚未好转,石油危机接踵而至,本来有望创造每桶200美元天价的“神话”,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才在高价位戛然而止。于是,一场世界金融风暴在粮食价格、石油价格的“疯狂”中诞生。   从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的关系看,国际油价新一轮上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成为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而生物能源迅速发展,加剧了粮食供求的不平衡,成为推动本次粮价上涨的最直接的原因。 袁隆平-水稻之父:创造了杂交水稻高产品种 天业:发明了水稻旱作方法 水稻害虫 B. 迁飞路线 3月下旬~5月,随西南气流由虫源地迁入,降落在两广南部、西南部及云南南部。在当地早稻上繁殖2~3代, 于6月早稻黄熟时向北迁飞,主降在南岭发生区(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26~28度), 7月中、下旬从南岭区迁入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可达北纬36~37度的山东半岛及更北的地区。 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当我国北方中稻黄熟收获时则随东北气流向南回迁。 2、灰飞虱种群动态 灰飞虱越冬虫态于3月开始活动,从越冬场所迁入已萌芽的草地和麦田。水稻栽植后迁入早稻秧田和早栽大田繁殖为害。随季节变化,也可迁入玉米等作物田危害,到10月中下旬,随气温下降,进入越冬。 3、稻飞虱数量消长变化 褐飞虱喜昼夜温差大,短日照的气候条件,8~9月发生多,称为“秋季多发型”;白背飞虱喜高温干旱,长日照的气候条件,7~8月发生多,称为“夏季多发型”;灰飞虱主要在北方地区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盛发时迁入秧田危害,故称为“早夏多发性”。 三、主 要 习 性 (一)长短翅型分化 特点:每种稻飞虱均具有长短两种翅型。短翅型成虫是定居型、繁殖型,不能飞,只能爬、跳,但繁殖力大,寿命长,产卵量比长翅型多1~2倍。短翅型数量增多,是造成严重为害的预兆。长翅型能飞、善跳,但产卵量少,长翅型成虫的发生,说明飞虱将大量迁移。 影响因素:1、寄主营养; 2、气候条件; 3、种群密度。 (二)趋性 1、趋光性 2、趋绿性 3、趋蔽性 (三)活动及分布 不活泼,若虫受惊时有横走习性。多聚集在稻丛下部离水面3~12cm处危害。白背飞虱较高,灰飞虱居中,褐飞虱较低。 (四)产卵习性 产卵部位:稻株下部叶鞘或叶片中脉中; 产卵量:300粒/雌。 四、影响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一)迁入期和迁入量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当年的发生情况直接与初始虫源的迁入期和迁入量有关。迁入主峰早,基数大,则褐飞虱发生早、主害代发生量大,为害严重。 (二)气候条件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