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无锡市普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无锡市普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巴黎恐怖袭击让人们认识到,现时恐怖主义虽是针对某国具体实施行动,但本质上并不以国家为????。因此,任何?????的想法,甚至站在所谓的文明冲突框架下对暴恐采取?????政策,到头来将被证明不过是在恐怖名单上的排序比较靠后而已。 A.界限???隔岸观火??妥协?????B.界限??隔岸观火??绥靖 C.界线???置身事外??绥靖?????D.界线??置身事外??妥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它们虽已风华不再,清香却依旧不绝如缕。 B.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可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步履维艰。 C.近日,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D.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 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5.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选项 对象 学生 市民 ①非常希望 19.08% 11.90% ②希望 68.79% 59.52% ③不希望 5.20% 5.96% ④无所谓 6.93% 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选项 对象 学生 市民 ①家庭 20.23% 22.62% ②学校 9.83% 8.92% ③社会 4.62% 11.13% ④以上都是 65.32% 58.33% A.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邑①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②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③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6.对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