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doc

江苏省苏州市-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七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教版

苏州市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一语文 本试卷共22大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天(qiàn) ▲ ②玛 ▲ (nǎo) ③叱 ▲ (zhà)风云 ④丰功伟 ▲ (jì)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产生了很多脍治人口的诗篇,有熔铸了大漠粗犷豪迈的军旅之诗,有饱含历史苍桑巨变的呕心励血之作。这些诗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诗诵诗,是提高文学素养、陶野精神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吴楚东南坼,??????????????。 (杜甫《》) 相呼相应湘江阔,???????????????? 。 (郑谷《鹧鸪》) 惟有绿荷红菡萏,???????????? ?。 (李商隐《赠荷花》) ???????????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吾将上下而求索。 (7)?见贤思齐焉,。 ()王维《使至塞上》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成为千古名句的一联是: ,????????? ???????????。(分) 请问:“裙钗”指的是谁?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5.专题探究——荷(分) (2)老师要求上网查找关于荷的资料,在某网站上当你发现下面这样评价荷的言论时,请根据学习的收获谈谈自己的反对意见。(不少于40字,分) 网友言论:我讨厌莲花,从污泥里汲取营养,长大开花,却吹嘘“出淤泥而不染”,这是自命清高,多少还有点舍弃根本、忘恩负义的味道。 我的观点: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蹄之以为且噬已也因跳踉大 7、翻译下列各句。(4分)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8、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吗?(2分) 9、说说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10—11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分) (分) ~1题。(共1阅读,完成—24题。(1分)老王(节选)杨绛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