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辩证唯物主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文化管理的思路
?一、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中西文化差异的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两个方面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又称为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体同时并存的两个属性。作为矛盾体的文化,自然也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属性。不同文化或者同一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可以归结为对矛盾两个属性的侧重不同。下面试以广义文化观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对比,说明各自侧重的差异。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精神来源,持人性恶的人性假设[尾注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宗教改革等思想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反对封建与神权统治,主张承认人性的正当性,反对以神性代替人性,通过宗教改革,放弃让人(性恶)成为神(性善)的努力,使性恶论与个人主义实现逻辑自洽,对西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文化体中价值观层次则主张以个体为本位,鼓励竞争、冒险、进取。反映这种价值观的学说层出不穷,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其代表,“物竞天择”不但被用来解释自然界中物种的演化规律,也被西方人奉为社会生活中的真理,“人与人的关系是狼和狼的关系”,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也成为西方民族对外扩张、对外殖民的价值观依据。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该时期的西方文化强调了文化矛盾体中“斗争性”的一面,以征服自然的姿态与自然斗争,努力发展科学利器;以强者为王的号召鼓励人们在法制框架下努力竞争,“实现自我价值”。过于强调文化价值观中“斗争性”的一面,不但使西方文明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造成严重环境灾难;也是西方民族之间为争夺所谓的“生存空间”,多次爆发战争的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则具有相反的特征。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其核心价值观是“仁”,其实质就是性善论的人性假设[尾注3]?.这种文化价值观不是孔子一个人的创造,是他总结、提炼周礼及其以前漫长的社会历史生活的结果。在“仁”的价值观基础之上,主张弘扬“和为贵”的价值观,和的含义是有差别地团结起来,形成了群体主义价值观。 ?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这种核心价值观强调文化矛盾体中“同一性”的一面。过于强调“和为贵”,会造成不良的文化后果:在社会生活中会表现为消灭异己,压制不同利益诉求,为追求社会稳定而导致日趋中央集权;在国际交往之中,则会出现为了避免冲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延缓了文化的发展与成长。 ?近现代西方文化强调文化价值体系中“斗争性”的方面,鼓励向外竞争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同一性”方面,注重向内求和谐。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侧重不同及其对各自社会生活的不同影响,是理解中西文化在近现代各自发展方向的一把钥匙,?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矛盾论的观点来看,作为文化类型之一的群体主义文化,是与建立在“人性恶假设”之上的个人主义文化并存的两大文化类型之一,谁都消灭不了谁,群体主义文化也不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动转向个人主义文化[尾注4]?,这一点,可由日本、韩国等借助群体主义价值观实现现代化得到验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尾注5]??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总结为三个层次,即“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这种中国社会历史中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五个特点。文中所述文化心理是一种文化现实,只能面对,无法逃避,也不能指望通过简单口诛笔伐就可消灭或迅速改变。社会心理属于精神层,但一旦成为一种社会性存在与社会现象,它就具有了物质性,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现状,应持唯物主义态度。?[尾注6]? ?1.“以和为贵”的群体主义价值取向 ?“和”的价值观是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和”的含义是有差别地团结、统一在一起。儒家追求“和为贵”的理想,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等,是儒家文化“和为贵”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最高目标与追求。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和”的哲学含义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承认各部分或要素的差别与不同的前提下团结在一起,实现群体的凝聚。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此种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在中国文化之中,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周易》中的阴阳学说等理论与实践之中,要求人们把部分放到系统整体之中加以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广泛体现于中国建筑和中国艺术中。 ?“和”的这种哲学含义,在社会生活之中演变成为中国人对群体主义与群体和谐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特质。需要把“和”的哲学含义与日常用语含义区别开来,就会明白儒家文化生命力的真正原因所在。儒学对中国的影响不是一词一句,是其所代表的以群体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声波仪器、探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doc
- 路基填筑试验段工方案(片石盲沟).doc
- 路桥公司各项目大干120天劳动竞赛活动办法.doc
- 路桥工程、市政程、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与环境交底范范例.doc
- 路桥市政工程测方案_secret.doc
- 路桥工程学院团支第六科技节总方案.doc
- 路桥集团第一公工程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实施细则(修订.doc
- 路基路面试验检练习试卷(01~10).doc
- 路桥工程施工安方案汇编_secret.doc
- 路基路面试验检试卷(01~10).doc
- 运用道的知识来理性意识、恋爱、家庭的关系.doc
- 运用绘本培养幼健康心理的实践研究.doc
- 运筹学与控制论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运行在英特尔至处理器上的Microsoft SQL Server R2 Parallel Data Warehouse和Fast Track Data Ware.docx
- 运营流程方案Mcrosoft Word 文档.doc
- 运裕公司5月份全工作总结20000.doc
- 运河电厂#5、机组脱硝改造工程SCR施工技术协议(签字版)130614.doc
- 运输安全质量标化标准及考核评分表.doc
- 近三年来锰酸锂次锂电池的研究进展.doc
- 近三年对教职工展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制浆车间生产初步技术方案(桉木).docx VIP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