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起搏对P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pdf

右室起搏对P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右室起搏对P 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右室起搏对P 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 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起搏患者P 波离散度、心室运动 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8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因房室传导阻滞(AVB) 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接受VVI 或DDD 起搏治疗的患者共51 例,其中心室电极 植入右室流出道者25 例(RVOT 组,n=25) ,平均年龄67.4±7.32 岁。植入右室心尖部 26 例(RVA 组,n=26) ,平均年龄66.8±7.49 岁。 (1)通过起搏阈值、阻抗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评价RVOT 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 性。追踪术前、术后 18 个月及术后24 个月时患者心电图P 波离散度(Pd )、最大P 波时限(Pmax )、QRS 时限的变化; (2 )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并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AVI )、室间隔厚度 (IVST )、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E/Ea 峰、左室射血分数(EF );用脉冲多普勒 采集主动脉瓣口、二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并分别计算主动脉射血前间期 (APEI)与肺动脉射血前间期(PPEI)差值、Tei 指数;通过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的变化 来评价右室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3 )通过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分析术后24 个月时,两起搏组及健康对照组左室 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 ;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sR)和径向应变率达峰时 间(TsrR),并计算左室18 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L-SD,TsR-SD,TsrR-SD)及任意 两节段间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L-d ,TsR-d ,TsrR-d)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比较 三组间各收缩不同步指数及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评价起搏对心室同步性 及左室机械收缩顺序的影响。 结果:与术前相比,两起搏组术后Pd 、Pmax、QRS、LAVI 均明显增加,但RVA 组Pd 、Pmax 、LAVI 及QRS 时限增量变化较RVOT 大(p0.05 )。与术前相比,RVA I 中文摘要 右室起搏对P 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及 RVOT 组射血分数均减少(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扩大(P0.05),但RVOT 变化程度较RVA 组小;RVOT 组术后较RVA 组术后的E/Ea 、Tei 指数、APEI-PPEI 均较小(P0.05) ;三组间左室心肌纵向TsL-SD、TsL-d,径向 TsR-SD、TsR-d、TsrR-SD、 TsrR-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VA 组纵向与径向不同步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RVOT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RVOT 组与对照组纵向及径向不同步指数 差异未见明显差异。RVOT 组左室收缩时序与正常对照组类似;RVA 组的左心室壁收 缩时序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改变,左室整体收缩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延迟,大部分节 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RVOT 组左室仅少数节段达峰时间显著晚于正常 对照组。 结论: (1)右室起搏可致心房的电生理紊乱,导致Pd 、Pmax 的增大;但RVOT 起搏较RVA 起搏对心房电活动影响小。 (2 )主动螺旋电极应用于RVOT 起搏中是安全、可行的。 (3 )与RVA 起搏相比,RVOT 起搏QRS 波形态及时限较窦性心律时变异小, 心电除极向量更趋于生理性除极; (4 )比较APEI-PPEI 、Tei 指数、E/Ea 、EF 值及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各项 参数等,提示两组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有影响,但RVOT 起搏较RVA 起搏对心室电-机械活动的不良影响小,更有益于延缓起搏后心脏结构及 心功能的恶化; (5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用于细致评估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机械收缩同步 性的影响。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