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_07病毒和亚病毒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找不到基因组的传染病 羊搔痒病 细胞基因 细菌 噬菌体 搔痒病 紫外线对核酸有修饰作用 紫外线照射造成基因突变,使病毒失活,细胞生长停滞,或形成肿瘤 但羊搔痒病病原不受紫外线的影响 羊搔痒病 一种蛋白质:PrP,245个氨基酸组成,是正常细胞基因的产物 正常细胞生产PrPc,分布于细胞表面,参与细胞吸收铜离子 在特定情况下,PrPc经修饰后变成PrPSc PrPSc能将PrPc转化为PrPSc PrPSc能凝聚成纤维状沉淀 纤维状沉淀造成神经细胞凋亡 正常与异常PrP的结构 正常 异常 43%α螺旋 3%β折叠 34%α螺旋 43%β折叠 PrPSc的感染 淋巴细胞或神经细胞 PrPSc与PrPC相互作用 PrPSc进入细胞,将PrPC转化为PrPSc PrPSc分布到细胞表面,将其它细胞的PrPC转化为PrPSc 释放PrPSc,传播疾病 细胞死亡释放PrPSc,传播感染;部分PrPSc聚集成纤维状结构 Prusiner与他的诺贝尔奖(1997) 朊:新的遗传机制? (2)朊与疯牛病 疯牛病的来源 从非洲非法进口的羚羊? 疯牛病的传播 用动物残渣,包括动物尸体经加工后制成“肉骨粉”作为饲料 朊具有很强的抗热性能,难以完全灭活 (3)朊引起的人的疾病 Kuru病:人海绵状脑病 发生于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Kuru地区 当地有食用死人的陋习 陋习被制止后,疾病也随之终止 巴布亚新几内亚 朊病毒的化学特性 对蛋白酶 (蛋白酶 K 胰蛋白酶) 、氨基酸化学修饰剂(碳酸二乙酯)、变性剂 (尿素、十二烷其硫酞钠等)敏感 蛋白质越纯 其侵染性越强; 分子量:27~30 kDa ; 电镜下呈杆状直径为25nm长为100~200nm丛状排列(达100个) 朊病毒的结构 电镜下呈杆状颗粒,直径25nm,长125~150nm 杆状颗粒呈丛状排列,每丛从几十至上百 蛋白质分子量为2.7万~3万,无免疫原性 朊病毒的致病性 导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紊乱等疾病 使动物出现 脱毛、皮肤骚痒、失去平衡和后肢麻痹等症状 可以传染给人类 朊病毒的生物学意义 使生物学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受到冲击 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提出新思路 小 结 ssRNA四种基本类型,病毒DNA基因组有线状形式和环状形式,单链RNA基因组有正意和负意之分。 构成毒粒的病毒结构蛋白分为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毒粒酶,它病毒是一类结构极其简单,具有特殊繁殖方式的绝对细胞内寄生物。具有细胞外相和细胞内相两种生命形态,前者以感染性毒粒形态存在,后者以繁殖性基因形式存在; 毒粒具有确定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毒粒的基本结构是核壳,壳体的基本对称形式是螺旋对称和二十面体对称,有的病毒核壳外还有包膜。 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基因组核酸有dsDNA、ssDNA、dsRNA和们各具不同的功能。 病毒的繁殖是以复制方式进行。病毒的复制循环包括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和装配与释放等阶段。不同病毒的毒粒形态结构、基因组核酸类型和结构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各具不同的复制策略。 病毒感染非允许细胞或者缺损病毒感染允许细胞和非允许细胞都可能导致非增殖性感染发生。处于非增殖性感染的病毒能以协同感染或共同培养的方法进行拯救。 亚病毒因子包括卫星因子(卫星病毒和卫星RNA)、类病毒和朊病毒,是一些比经典意义病毒更为简单的病原因子。亚病毒具有许多不同于病毒的特征,亚病毒研究不仅扩展了病毒学研究范围,而且可能更新病毒的定义,深化人们对病毒的起源与进化,乃至生命本质的认识。 本章思考题 1.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分别是什么? 2. 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3. 病毒复制循环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4. 某发酵工厂生产菌株经常因噬菌体感染而不能正常生产,在排除了外部感染的可能性 后有人认为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你的看法如何? 并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之。 5. 亚病毒有哪几类? 各自有何特点? 流行性感冒病毒(弧形) 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增殖与致癌 逆转录病毒分子生物水平分析: HIV为真正的二倍体病毒。关于HIV的结构与感染途径:   Ⅰ 结构   a 外膜(脂类、外膜蛋白gp120、通膜蛋白gp41)。   b 内膜蛋白。   c 核心蛋白。   d +RNA×2(二倍体)。   e 逆转录酶。  复制,以tRNA作引物,形成        中间体 (逆转录) +RNA -DNA +DNA - gp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