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VIP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 【作者】王 霞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水意象??树意象??意蕴内涵??形成原因 【指导老师】李 金 荣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诗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作305篇,反映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内容充实,体式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诗经》305篇,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一、周民族史诗;二、农事诗;三、燕飨诗;四、战争徭役诗;五、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六、婚姻诗与爱情诗。[1]对于这六类诗历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就非常多,特别是婚姻诗与爱情诗,它们是《诗经》中的瑰宝,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和评价都是非常高的,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就曾说:“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以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他们的光辉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笔辉煌,光彩眩目起来。”[2]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诗经》中的婚恋诗如此得到历代人们的好评呢?笔者认为有一个原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诗经》婚姻诗中创造了诸多优美而意蕴深刻的意象,使得字字生辉,极妍尽态。的确,意象之于诗歌,正如情节之于小说,矛盾冲突之于戏剧,是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人们对《诗经》婚恋诗意象的研究也比较多,今天笔者在这里老生常谈,也想试着探析一下《诗经》婚恋诗中的两种常用意象——水、树,希望可以弄清两种意象的意蕴类型以及该意象及其多种意蕴的形成原因。 一、水意象 (一)《诗经》婚恋诗中水意象的意蕴内涵 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均最早傍水而生息,依水而繁衍,生活在黄河两畔的华夏民族更是如此,华夏民族对水的感情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诗经》婚恋诗中写到水的地方很多,涉及到的河流有二十多条,除了大家熟知的黄河、长江、淮水、汉水、济水、渭水、泾水之外,还有淇水、汝水、溱水、洧水、汶水等相对陌生的河流和一些不具体的河湖池泉等。据笔者粗略统计,《诗经?国风》中写到水的诗就有40多首,其中有关婚恋的就有20多首。水意象的大量运用,或者作为情感的符号,或者作为物境因素与抒情主人公的爱恨情怨融为一体。诗歌中,在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时候,总要相邀聚首河边水畔,描写爱人提婚时总要先过河,甚至描写爱情遇到麻烦或者遭受爱人遗弃时也描写到河水,由此可见,水边是恋爱的场所,水是爱情的见证。 1.水是爱情的背景和见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古今,男男女女总要经历爱情,他们临水凝思,傍水说情。《诗经》中的水是爱情的见证,诗中往往以水为背景描写情爱生活的两情相悦和风云变幻。江河湖海、雨雪霜降,常态是一副样子,异态又是另一副样子。在爱情婚姻欢畅,春风得意时是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在爱情婚姻遇到麻烦,出现问题时则是波涛汹涌,雨雪霏霏。如《郑风?溱洧》就描写了一幅以溱洧河为背景的青年男女在溱洧河边春游欢恋的盛大甜蜜幸福的画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3] 这首诗一开篇就描写了郑国男女青年涌向郊外赏春游玩的情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在溱洧两岸宽阔无垠的背景里,和风丽日温暖着青年男女的身心,碧波荡漾的春水让人流连忘返,人群熙熙攘攘,士女比肩而戏。他们陶醉在迤逦的春光中,笑语嬉戏,互赠信物定情盟誓,各携爱侣尽情游乐。恋爱中的女主人一反羞涩、被动的常态邀约小伙子去游玩:“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女子发出爱的信号:咱们一块儿到河边看看吧。当男子回答说已经去过时,她仍然不依不饶:你就再陪我去一次又何妨!纯朴、坦诚的话语,透露了姑娘对小伙子的深深爱意。积蓄在心中的爱,使她变得大胆而执拗,非打动小伙子的心不可。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双双来到河边,“赠之以芍药”,喜结良缘。真是春意无限,情深意长。 《鄘风?桑中》也是描写青年男女们先聚会于桑林之中,后又到淇水边送别的情诗: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4] 诗中青年男女们有时采唐,有时采麦,有时采葑。男子们采摘的地方亦有变化,时而“沫之乡矣”,时而“沫之北矣”?,时而“沫之东矣”。其实,这里的采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他们都另有所图,另有所盼。因为他们都有“孟姜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