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VIP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及其成因 作者姓名: 马雄雄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 兰州大学 准考证号: 242105200254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张同胜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3年10月2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论文 XX专业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及其成因 Analysis the Imagery of Water and Its Causes in the Book of Songs 马雄雄 Ma xiong xiong 目 录 内容摘要……………………………………………………(Ⅰ) 关键词………………………………………………………(Ⅰ) 一、引言……………………………………………………(Ⅰ) 二、《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Ⅰ) (一)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Ⅰ) (二)表达对异性的思慕或惆怅的情怀…………………(Ⅱ) (三)暗示婚恋生活的不测………………………………(Ⅲ) (四)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阻隔意识……(Ⅲ) 三、水意象形成的原因……………………………………(Ⅳ) (一)水的特性……………………………………………(Ⅳ) (二)地理环境因素………………………………………(Ⅳ) (三)先民的水生殖崇拜观念……………………………(Ⅴ) (四)社会风俗习惯的积淀………………………………(Ⅴ) (五)与当时礼仪制度有关………………………………(Ⅴ) 四、结语……………………………………………………(Ⅵ) 参考文献……………………………………………………(Ⅵ) 后 记………………………………………………………(Ⅶ)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及其成因 (马雄雄) 内容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两千多年来,经过无数先贤学者的诠释,它已成为我国古代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水意象大量渗入《诗经》当中,它与婚姻、情爱、生殖、阻隔等内容相关联,形成多种意象。《诗经》中“水”之种种意向的形成与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有着深层的联系。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水 意象 成因 一、引言 水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界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巨大。文明的创造少不了水的滋润,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均傍水而生息,依水而繁衍。同时水又是一种载体,它所构成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一种颇具创造活力的意象符号。“水”作为一种文化意象“不是以其零散的直接存在的面貌而为人所认识,而是上升为观念”。【1】《诗经》中的“水”是一种自然景物的描写,它同婚姻、情爱、生殖、阻隔等更内容联系在一起,隐含着复杂的象征意义,成为一种原型性的审美象征意象。据笔者统计《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有七十多首,而其中与水有关的婚恋诗就达二十八首之多。水意象之所以能够真实地记录我国上古先民们在水滨泽畔演绎的一场场悲欢离合具有深刻的原因。 二、《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 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但在中国文化中“水”更是一种有意味的文化意象。水意象已经获得了一种审美原始意象的意义,它揭示了人类文化中某种精神的统一性,成为了一种原型。关于原型,张杰先生认为它“是指发生于某一民族的原始文化土壤之中,并经过该民族文化精神的遗传而为该民族成员普遍拥有,对该民族的文化及文化传统的形成产生原创性、规范性影响的那种集体心理结构”。【2】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原型性的审美意象之“水”,无意识地体现于中国文学艺术中。在这一传统的源头《诗经》中“水”之意象给一首首优美爱情诗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它大多是被用来表达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起情者,依微以擬议……坏壁以托讽……兴之托喻,婉而成章。” 【3】打开《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就把我们带入了这水气淋漓的情感境界。以河洲之关雎起兴,表达对淑女的追求。“左右流之”顺水之流而取之也。“荇菜”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故“左右菜之”“左右芼之”。闻一多在《风诗类钞》认为“关雎,女子采荐菜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诗中河畔采荇的姑娘心善貌美,引起一位男子的爱慕之情,无奈“求之不得”。而只能“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日日夜夜地念她。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经时代的“君子”对姑娘的思慕、思念之情的表达是比较含蓄的,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