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经典知识荟萃论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发酵工程制药的 过程与控制 种子的扩大培养 微生物发酵方式 分批发酵 补料分批发酵 半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 发酵过程中的中间分析项目 产物产量 pH 糖 氨基氮 菌丝形态 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菌体浓度 营养物质 温度 pH 溶氧 泡沫 染菌 发酵终点的判断 菌体浓度 在适合的生长速率下,发酵产物的产率与菌体浓度成正比关系。特别是初级代谢产物。 菌体浓度过低,产物产率下降。 菌体浓度过高,产生其他影响。 措施:调节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的浓度。 营养物质 碳源 氮源 磷酸盐:生长亚适量浓度 补料:半饥饿状态 温度 考虑菌种及生长阶段 综合考虑其他培养条件 考虑菌种生长情况 发酵热 发酵终点的判断 提高产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主要指标与中间分析项目雷同 食用药用菌的深层发酵 食用菌发酵生产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是借鉴现代抗生素液体发酵工艺生产的菌丝体或兼用发酵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用菌野生资源不足和人工栽培难以形成子实体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些以发酵生产药用真菌的专业化药厂。 第一节 食用菌固体发酵 固体发酵是中国特有的药用菌生产工艺,早在1500年前中国已经采用固体发酵工业制成著名中药神曲,以健胃消食等功效沿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亮菌、猴头、安洛小皮伞、云芝等品种相继采用了固体发酵生产工艺。 固体发酵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方法简便、经济有效,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一、固体发酵与固体栽培的区别: 固体培养是真菌在农副产品组成的培养料上摄取营养而生长,最终取得子实体或营养体(菌核),也就是菌丝体可与已基本耗尽营养的培养料渣滓相分离。 固体发酵是药用真菌在有机物组成的固体发酵基质上生长并合成新成分;菌体不能也不应当与含有大量次生物质的已经发酵的基质相分离,这种以得到菌质为目的的生产工艺称为固体发酵。 一方面菌丝体(胞内)可能含有活性成分;另一方面所产生的各种次生物质也累积于体外已被分解的基质中(胞外),其中也可能存在活性成分; 经过发酵的基质中含有大量菌丝体和次生物质,称为菌质。 二、固体发酵的构成 菌种、基质和发酵条件 (一)菌种 不同菌种所具有的酶与代谢类型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治疗疾病对象,选择或筛选有效菌种中特定的菌株; 一旦研究其相应生产工艺经试验确认其功效或已正式批准为新药后,不能再任意变更该菌株的生产工艺,否则必须重新经过各种有关试验。 (二)基质:能提供被真菌分解利用的各种营养,及其代谢活动合成有关成分所需要的某些原材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1、营养基质: 2、药材基质:在发酵组合中合理地选用药材基质,比仅用营养基质所产生的菌质药效有明显提高。 中药材本身具有活性成分 经发酵后产生新的次生物质 新型固体发酵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后置于一定环境条件下发酵,有一定的发酵终点及质控标准与检测方法,因此是新技术。 (三)环境条件:在室内进行,发酵室一般温度在25℃左右,相对温度在30%,黑暗条件下保持正常新鲜空气。 生产工艺流程:菌种及种子培养、基质配制、灭菌与接种、发酵、菌质后处理、成分的提取与制剂等环节。 第二节 食用菌的深层发酵及其应用 深层发酵(submerged fermentation):是将菌种培养在发酵罐或圆锥瓶内,通过不断通气搅拌或振荡,使菌体在液体深层外繁育的方法。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菌体和代谢物。 一、食用菌的深层发酵的用途 1、可用于生产液体菌种 优点: (1)??? 生产周期短 (2)??? 菌龄一致,出菇齐、便于管理 (3)??? 成本低 (4)??? 接种简便 缺点:不便贮藏、技术难度高、产量不稳、投资大 2、生产食品: 可得到一些重要的代谢产物 制饮料 可培养不能人工栽培的菌类 3、生产真菌药物的原料 4、生产饲料 二、深层发酵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碳源:糖分控制在2%-6%; 氮源: 维生素:有些菌需补充 无机盐:常用的有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钙等 2、培养条件: pH值:5左右 温度:20-30℃ 通气: 三、生产工艺 斜面菌种: 一级菌种:100mL/500mL、200mL/750mL,20-30℃3-10天; 二级种子:在50-100mL的种子罐中培养,以5%-10%的量接入一级菌种,培养2-6天; 三级种子:采用发酵培养基,在500-1000mL的种子罐中培养,以10%-15%的量接入二级菌种,培养2-5天; 发酵:以15%-20%的量接入三级菌种。 在发酵罐内的菌丝体有两种形态:丝状和球状 菌丝球(mycelial pellet):可通过提高培养基的粘度来生产较小的菌丝球,用淀粉、糊精等 生物化学: 侧重能量代谢: 1、能够在氧分子参与的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