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句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 和 文言复句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 “柳敬亭者,扬州人,本姓曹。” 3、“……,……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二)被动句 1、“谓语 + 于 ” “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见 + 谓语 ”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故见放。” 3、“受 + 谓语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所……” “为情所困” 5、“被 + 动词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 子曰:“……。” ( )曰:“……。”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兼语 5、省略介词 (四)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把它放在主语之前。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古人之不余欺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里,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 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惟……是……”和“惟……之……”等格式。如成语:“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惟才是举”等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党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如: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语,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六)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语+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如:(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七)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如:(1)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