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施工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井施工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二期浦东南路站~南浦大桥站区间隧道工程中间风井(兼泵房及联络通道)位于中山南路与外马路之间、董家渡路南侧,西边紧挨上海市音像制品公司,东边毗邻文庙泵站和黄浦江大堤,里程SK11+949.600(XK11+938.400)。中间风井上部为矩形竖井,竖井内侧矩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7811.5850,18397.5464),(27816.0018,18407.5552),(27796.6213,18416.1078), (27792.2044,18406.099),地坪和井底标高分别为+4.250和-18.930,井的平面尺寸为24.384m(长)×14.14m(宽)(净尺寸为20.984m×10.74m),井深为23.18m,结构风井的外围墙体厚度为380mm,底板厚度为1400mm。按原设计,基坑围护采用1.2m厚地下连续墙,其深度为29.85m(位于隧道上方共4幅)和45m(位于二条区间隧道之间和二侧共8幅),地下连续墙幅与幅之间采用钢板止水接头连接。 风井基坑开挖深度24.7m,垂直方向从上到下共有六层,地面一层,地下有五层,钢筋混凝土内衬地下一层~三层厚0.40m,地下四层~五层厚0.50m,风井的楼板梁和内衬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风井内采用五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又分别是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至四层的楼板梁,梁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合二为一。另外,在地下三层、四层和五层中,由于地下土层压力较大,又分别增加了一道钢支撑。地下五层的底部是风井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面标高-18.930m,底板厚度1.4m。 竖井底部由两个垂直通风井(烟囱)分别与下方的上行线隧道和下行线隧道相连,垂直通风井的平面尺寸均为7.82m(长)×3.176m(宽),外围混凝土墙厚度为500mm。井中间设隔墙,隔墙厚度为350mm。上行线隧道与下行线隧道中心设计标高分别为-29.735m和-30.051m,隧道中心线水平距离为10.984m。二条区间隧道之间还有连接二条区间隧道的联络通道和泵房集水井。(按原设计,两个垂直通风井、旁通道及泵站均考虑采用旋喷法加固地层。) 风井内采用五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又分别是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至四层的楼板梁,梁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合二为一。另外,在地下三层、四层和五层中,由于地下土层压力较大,又分别增加了一道钢支撑。地下五层的底部是风井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面标高-18.930m,底板厚度1.4m。 二、工程地质资料 中间风井所穿越的主要土层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如下(按Q10G16号钻孔资料): 层 号 地层名称 层厚 (m) 层面 标高 (m) 含水量 W(%) 重度( (kN/m3) 孔隙比 e 内聚力C (kPa) 内摩 擦角Ф(0) 压缩 模量 (MPa) ① 人工填土 6.0 -2.14 ②2 灰色粘质 粉土 10.5 -12.64 33.5 18.1 0.96 10 26.0 7.76 ⑤1 灰色 粘土 3.50 -16.14 42.1 17.4 1.20 14 13.5 3.21 ⑤2 灰色粉质 粘土 4.50 -20.64 35.5 18.0 1.02 17 18.5 4.44 ⑥ 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 4.30 -24.94 24.4 19.4 0.72 38 22.0 7.49 ⑦1 草黄色砂质粉土 9.20 -34.14 29.6 18.5 0.85 7 32.0 13.08 ⑦2 灰黄色粉砂 24.0 -58.14 25.7 18.9 0.76 3 35.0 15.59 由表中可见,本工程基坑开挖至24.5m深度以下为全断面砂质粉土和粉砂层,透水性极好,易液化。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0.5米。 ⑦1层为第一承压水含水层,承压水水头离地面埋深为8.80m。为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应考虑⑦1层承压水头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地质情况详见附图1 三、平面布置图 (按建设规划用地及拆迁情况布置) 四、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施工作业流程 测量放样定位 —→ 地下连续墙施工 —→ 施喷加固 —→ 基坑开挖及抽槽 —→ 砂垫层(集水井)施工—→ 地面一层楼板梁(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底模安装 —→ 绑扎钢筋—→安装侧模 —→ 浇捣混凝土—→ 支撑混凝土养护 —→ 地下一层挖土—→ 抽槽及砂垫层(集水井)施工—→ 安装地下一层楼板梁(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底模 —→ 绑扎钢筋 —→ 安装侧模—→ 浇捣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及地下一层内衬结构施工—→ 地下二层挖土 —→ 抽槽及砂垫层(集水井)施工—→ 安装地下二层楼板梁(第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底模板 —→ 绑扎钢筋 —→ 安装侧模 —→ 浇捣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及地下二层内衬结构施工—→ 地下三层挖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