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食品微生物10-分类与鉴定研究报告.ppt

吉林大学食品微生物10-分类与鉴定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食品微生物10-分类与鉴定研究报告

(2)在分类学文献中 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 必要(斜体) 可省略(正体) (3)三名法 有亚种或变种时,学名由“三名法”构成 学名=属名 + 种名加词 + subsp 或 var + 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斜体 正体(可省略) 斜体(不可省略) 三、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菌种鉴定步骤: 获得纯培养物 测定必要的鉴定指标 查找权威性的菌种鉴定手册 分类鉴定方法: 经典分类鉴定法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细胞化学成分的鉴定 现代方法 数值分类法 在生物学表型为指标的传统方法,正在向微量化、简便化、快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商品化的鉴定系统,如: API系统 “Enterotube” “Biolog”全自动和手动系统 按大量表型性状的相似性程度进行统计、归类 特点: 使用尽可能多的性状,每个性状同等重要。 步骤: (1) 收集菌株,选择性状 (2) 性状编码 (3) 相似性计算: 计算相关系数Ssm或Sj: Ssm=(a+c)/(a+b+c) 正负反应性状 Sj=a/(a+b+c) 正反应性状 Sj 80~85% 种 Sj 65% 属 (4)系统聚类 (5)聚类结果的表示 3. 细胞化学成分用作鉴定的指标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 磷酸类脂成分的分析 枝菌酸的分析 醌类的分析 脂肪酸组成和代谢产物分析 本章重点 1. 分类单元(七级) 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2. 命名 1)学名的国际命名法则——双名法 2)常见微生物的学名 3. 分类鉴定的方法和指标 4. 分类系统 rRNA作为进化和系统分类指征的优点: a)rRNA具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b)在16S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 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 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c)16SrRNA分子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d)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也易于提取; e)16SrRNA普遍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源分子是 18SrRNA)。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类生物进化的工具。 一些生物大分子(如16SrRNA或18SrRNA),其分子序列的改变量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因此,这些生物大分子被作为分子计时器,真实记录了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可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大分子序列的改变量来确定它们彼此系统发育的相关性或进化距离。 分子计时器: (4) 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第一个古菌:詹氏甲烷杆菌 第一个细菌:流感嗜血杆菌 第一个真菌:酿酒酵母 好氧放线菌类的化学分类检索表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第一版(1923年)~ 第八版(1974年) ~ 第九版(1994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细菌学教授伯杰(D.Bergey) 主编。 1957年第七版后,吸收了国际上细菌分类学家参加编写,它的近代版本反映了出版年代细菌分类学的最新成果,因而逐渐确立了在国际上对细菌进行全面分类的权威地位。 四. 分类系统 1. 原核生物分类系统 1984~1989年 改为《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简称《系统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第一版,分四卷) 第二版,分五卷 (根据系统发育资料,对分类单元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 第一卷:古生菌、蓝细菌、光合细菌以及最早分支的细菌 第二卷:变形杆菌(包括形态及生理学特征多样的革氏阴性菌) 第三卷:低G+C含量的革氏阳性菌 第四卷:高G+C含量的革氏阳性菌 第五卷:浮霉状菌、螺旋体、丝杆菌、拟杆菌和衣原体等 伯杰氏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鉴定的最重要依据,其特点是描述非常详细,包括对细菌各个属种的特征及进行鉴定所需做的实验的具体方法。 2. 菌物分类系统 Ainsworth菌物系统( Ainsworth’s system of fungi) 第七版(1983年) 第八版(1995年) 影响力较大 * * 第十章 微生物分类与鉴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