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级语文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颗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学会本课8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想象青藏高原一株柳的形象,感悟青海高原的环境恶劣,进而品味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1.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2.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展示贺知章的《咏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强化双基训练
1检查生字读法
2出示词串:
广袤无垠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粗实??? 坚硬??? 苍郁??? 深沉??? 巍巍然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顽强??? 毅力??? 韧劲
3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一下这词串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写了青海高原的气候、环境。——恶劣
第二组写了这株柳树的外形。——独特
第三组写的是这株柳树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与韧劲
2、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
环境恶劣(3-4) 外形独特(5) 精神顽强(6-9)
3、指名分小节朗读
谁带我们进入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读3-4)
谁给我们描述这独特的高原之柳?(读第5小节)
谁让我们感悟这高原之柳的生命伟力?(读6-9小节)
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读1-2小节)
四、初见柳树,走进青海高原。
1、咱们来看看这株柳树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五节)
2、谁来读?(指名读)
3、就是这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
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青海高原古时候就是边塞战场,诗人们经常将青海高原的荒凉写于诗中。羌笛的哀婉,长云的凝重,无不让青海高原笼罩在苍凉的氛围中,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你看见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从哪里读出来的?
在这异常苍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却惊见了一株柳树。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
出示:第五节
你们再读读,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觉?
难怪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惊讶,(引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5、小练笔: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想写什么?“哦!_______”
五、总结谈话,提升学生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高原之柳所经历的磨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为什么会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平凡神奇 环境恶劣?
外形独特 精神顽强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青海高原一颗柳(齐读课题)
出示词语:(自由读读)
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异常苍茫。读这些词语的时候,同学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象那里的环境,这样就能读出意境。再这株柳树就生长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株神奇的柳树?二、聚焦重点? 深入悟读
(一)聚焦神奇? 读出形象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