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精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重点提示: 1.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2.认知发展的阶段论;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4.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5.学生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评价目标: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4.评价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注意: 1.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2.心理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无到有、从简到繁。 3.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4.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变化,表现为心理机能的改善;也可能是消极的,表现为心理机能的衰退。 5.心理发展是天性与教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6.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出生后,心理发展就持续不断、贯穿其一生;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尽管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体现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们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持有不同的观点。 1、 连续论者: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数量的变化,一个婴儿与成人仅在量的方面有差别,儿童是成人的一个缩影。 在中世纪绘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便是小大人(miniature adult)。 直到19世纪以前,还没有真正的儿童读物。 2、 阶段论者:认为发展要经历一些不连续的步骤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或水平上,行为的组织有着质的差异。强调发展过程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平稳或连续的。 3 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心理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新质要素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意味着新的阶段形成。 从图1-1看出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由包含着旧质。但作为某一阶段特征的是那些占优势地位的因素,它体现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 如,从儿童动作的发展看,6、7个月时儿童开始爬行,先是腹部着地慢慢爬,再到靠手膝爬行,由不熟练的爬行到熟练的爬行,这种爬行技能上的变化体现着儿童动作发展的连续性;但在一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站立和直立行走。由爬行到直立行走,不只是爬行技能的简单扩展,而是出现了本质不同的行为模式,即进入动作发展的新阶段,但该阶段还会保留或表现出爬行。例如,儿童刚刚开始直立行走时,行走动作还不熟练,在需要快速移动或疲劳时,小孩还会爬行。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按照两条法则进行: 自上而下(头尾)法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动作 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动作发展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中心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晚。 如,上肢动作:肩头和上臂—肘腕—手指 (三)不平衡性 个体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不是按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衡性。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看,个体神经系统的发展先快后慢,9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在青春期前发展缓慢,一到青春期(女童11-12岁,男童13-14岁)则快速发展。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个体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幼儿前期是第一个加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