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课件(旧人教版必修4).pptVIP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课件(旧人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课件(旧人教版必修4)

* 梁启超 (1873—1929)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政论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少时才敏,16岁中举,后入京会试不第,回广州于万木草堂拜师康有为。1895年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并 参与创办《中外纪闻》。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变法维新理 论,蜚声海内外。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先后编《清议 报》《新民丛报》,鼓吹立宪保皇,但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甚大。武昌起义爆发后 回国图谋抢在革命党之前夺权,失败后又提出“虚君共和”主张。1913年成为共和党首领,旋任进步党理事,支 持袁世凯。二次革命后任袁政府司法总长、为袁当选终身总统卖力。1915年拒绝威胁利诱,发表《异哉所谓国 体问题者》,打起反袁复辟帝制旗帜。1916年任肇庆府抚军等职,袁死后,组织“宪法研究会”,为段祺瑞效劳。1917年出任段政府财政总长等职,支持段“武力统一”政策。五四运动后,仍鼓吹改良主义,抵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对北伐战争及工农运动等,颇多攻击。 ? 孙中山 名文,字德明,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绝,始志反清。是年11月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1905年在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明确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纲,并在《民报》上概括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织临时政府,因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4月1日被迫辞去大总统之职。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7年反对段祺瑞毁弃《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发动护法运动。1920年回广东。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但因陈炯明叛乱,严重受挫。遂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为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各阶级联盟,并邀共产党人参加、实行国共合作。 想一想: 为什么孙中山与梁启超选择的不同的社会理想结果不一样 呢? 孙中山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而梁启超的选择背离了社会发展趋势,逆历史潮流而动。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才需要有追求、有理想,为更加美好的未来目标去奋斗。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不可能远离当时的条件。 理想源于现实,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合乎规律的超越,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正是由于现实并不十全十美,才激发人们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才激发人们去奋斗,推动现实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有的人往往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看到现实中那些假、恶、丑现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便对理想的实现产生怀疑、动摇;有的对未来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有的怨天尤人,自以为“看破红尘”,于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有的甚至认为理想是假的,只有眼前“实惠”和享乐才是真的。在这些认识下,导致一些青年在人生道路上作出了错误的抉择,后悔莫及。 (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不等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是理想的东西,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而今天的理想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要具备一定主客观条件,其中尤其要通过个人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腐刑,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为了实现的理想,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写成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理想的实现,需要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2.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讨论: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吗? 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埋头苦干、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体地说,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贪图安逸、铺张浪费,抑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表现在事业上,就是要不怕困难,不避艰险,敬业守职,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等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 (1)艰苦奋斗的含义: 它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