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法肌力检查分级法 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电生理学评定 ----在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具有诊断和功能评定的价值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应用特制的肌电图生物反馈仪,通过皮肤电极从肌肉中引出肌电图,再将肌电图的变化变为声音、光亮度和仪表上的刻度的变化;这样,在正常情况下患者意识不到的肌电活动就变成看得见和听得到的讯号,患者再通过主动意识来加强这种讯号(即加强肌电活动),从而训练相应的肌群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 *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Rehabilit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伍少玲 ◆ 定义: 周围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 ◆ 病因: 外伤、感染、缺血、代谢障碍、中毒 周围神经病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系 周围神经损伤 ◆ 分类: 神经失用 nerves apraxia 轴突断裂 axonotmesis 神经断裂 neurotmesis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 神经的再生: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而周围神经纤维可以再生 神经损伤后24小时,在电镜下可见纤维的神经轴芽,而伤后7~10天才开始向远侧生长 损伤的神经修复后,再生的轴突进入远侧的鞘膜管内,并以每日1~2mm的速度向远侧生长,当再生轴突与终末器官相连后即发挥功能 轴突生长的旺盛期一般认为在修复术后4~6周 雪旺氏细胞在神经修复术中起重要作用。损伤远侧段雪旺氏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索带,对再生轴突起引导作用,并能分泌神经生长因子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弛缓性瘫痪 肌张力降低 肌肉萎缩 感觉障碍 主观感觉障碍 感觉异常 自发疼痛(突出症状) 幻痛 客观感觉障碍 感觉丧失 感觉减退 感觉过敏 感觉倒错 临床表现 反射障碍 浅反射和深反射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刺激性病损 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潮湿、角化过度及脱皮等 破坏性病损 皮肤发绀、冰凉、干燥无汗、营养性溃疡 康 复 评 定 运动功能评定 观察 畸形、肌肉萎缩、肿胀的程度及范围 测定 肌力 关节活动范围 恢复情况评定 运动功能恢复分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等级 标准 0级(M0):肌肉无收缩 1级(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4级(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同的运动 5级(M5):完全正常 感觉功能评定 触觉、痛觉 温度觉 二点辨别觉 皮肤图形辨别觉 实体觉、运动觉和位置觉试验 感觉功能恢复分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等级 标准 0级(S0):感觉无恢复 1级(S1):深感觉恢复 2级(S2):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痛觉和触觉恢复,感觉过敏消失 4级(S4):感觉达到S3水平,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 5级(S5):完全恢复 ADL能力评定 ■ Katz指数 ■ PULSES评定 ■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 ■ 功能独立性评定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IM) 电生理学评定 肌电图检查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可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是神经失用或轴突断离或神经断离。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对常规肌电图难以查出的病变,SEP可容易作出诊断,如周围神经靠近中枢部位的损伤、在重度神经病变和吻合神经的初期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等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经支配 如神经支配逐步恢复,第一个特征是出现扭结,比临床恢复早3个月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康 复 治 疗 周围神经病损常见的问题 神经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知觉功能障碍 关节肿胀、僵硬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 心理障碍 职业、经济上的问题 短期目标 早期 消除炎症、水肿 促进神经再生 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 恢复期 促进神经再生 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 矫正畸形 长期目标 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功能 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提高生活质量 康 复 目 标 早期康复措施 2. 运动疗法 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 预防肌肉萎缩 电刺激 肌肉力量训练 助力 主动 1. 病因治疗 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 被动运动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 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