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学基本理论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岩石圈的结构构造、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当研究对象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时,一般称为区域大地构造学。如研究对象为我国就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学科。在研究时必须对研究地区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及地质发展历史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地壳上地幔构造—不均一性一、地壳、上地幔的纵向不均一性 2.地球内部物质的力学特征分层 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的力学和流变学特征突变面与成分界面不一致.根据强度和变形方式将地球由地表往地心分为:岩石圈 软流圈 中间圈 和地核 二、地壳、上地幔的横向不均一性 大陆边缘的类型 稳定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隆)构成。 活动性弱。无海沟和火山活动。 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活动性强。强震带和火山带。 1)沟—弧—盆体系 2)海沟—山弧构造体系 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三、地壳、上地幔构造类型 两大类型:活动带和稳定区。 两种类型间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演化历史。不同学者对其运动规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学说。槽台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国内:地质力学;多旋回说;断块说;地洼说;波浪镶嵌说等。 第二章 槽台学说 地壳由活动带和稳定区两类构造单元构成。活动带称为地槽,稳定区称为地台。两类单元的活动方式不同,发生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地质特征的分区。 第五章 槽台学说 1859年,美地质学者J.霍尔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强烈褶皱的古生代浅海相地层厚达12km以上,较此山脉以西同时代无褶皱的地层厚10—20倍。据此提出——地槽概念。 1885年,E.休斯提出在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平缓,地貌平坦。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为——地台。 1900年,法国E.奥格明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认为二者是地壳上两个基本构造单元,不可分割,形成了槽—台说。 槽台说的形成是以大陆壳的地质构造为基础,是固定论的代表。19世纪~至近代,其在大地构造学说中占统治地位,直到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说被广泛承认。今天槽台说的一些观点仍有借鉴意义。 第一节 地槽 一、地槽的概念 地槽是地壳上的活动地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HALL 1859)和J.D.丹纳(DANNA 1873)先后提出来的。 由于研究区域和对地壳运动方式的认识不同,后来对地槽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现代对地槽概念的理解是:地槽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强烈活动性,以及它发展过程中由拗陷向褶皱造山带有规律地转变。 二、地槽的基本特征 (一)沉积建造 复理石建造:是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 复理石是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其特征是厚度大,通常很少含化石,具有薄层的递变层理。它主要由泥灰岩、砂质、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和硬砂岩等组成具有明显韵律层的岩石组合,它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构造地质界将复理石视为一个广泛发育的前造山阶段沉积组合,它形成于一个地槽演化的晚期阶段,造山作用主幕发生之前,由毗邻隆升山区快速侵蚀提供物源,而在槽地内沉积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的沉积岩系。 磨拉石建造 磨拉石建造:是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同造山作用形成的分选性差、磨圆度低的快速粗大碎屑沉积,形成于近海(部分为海相,部分为陆相或三角洲相)的和陆相环境中。其特征是厚度巨大,无递变层理,具有交错层,由砾岩、砂岩、页岩和泥灰岩等构成,有时还含有煤层和碳酸盐类沉积物。在地层剖面上往往是下部颗粒细,一般为海相,向上颗粒变粗,并由陆相构成。根据这些特征可以与山间盆地沉积相区分。这一组合的形成起因于造山作用主幕期间或紧接其后的山脉抬升剥蚀时期,堆积在较早形成的复理石的前锋部位。例如,瑞士平原和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前陆在阿尔卑斯山隆升之后沉积的以中新世为主、包括部分渐新世的粗碎屑岩地层。 (二)地槽的构造特征 地槽内褶皱的主要特征 地槽内断层的主要特征 地槽区构造的组合类型 (三)地槽的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的顺序 (四)地槽的变质作用 (五)地槽的矿产 三、地槽的发展 四、地槽的基本类型及有关名词 (一)基本类型 优地槽 冒地槽 优地槽特征 冒地槽特征 地槽名词系统 第二节 地台 二、地台的基本特征 (一)地台的双层结构 (二)、地台的沉积建造特点 含煤建造 含煤建造(coal bearing formation)是一套由砂岩、页岩为主夹有多层煤或煤线的岩系。无论是否具有可采煤层,都可称为含煤建造。该类建造主要形成于古陆边缘的滨岸地带或陆内的陆相盆地中。在构造环境上,它是后地槽阶段的产物,也可理解为是地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年袋鼠数学竞赛-四年级.pdf VIP
- GB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高磷血症健康教育.pptx VIP
- 康复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docx VIP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通院、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5).pptx VIP
- 2025年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库护理三基考核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莫奈及其代表作》课件.ppt VIP
- 华业香料上市可行性分析.pdf VIP
- PDA TR29(中英文)-2012清洁验证的考虑要点.pdf VIP
- 保健功能评价方法--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