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1术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腔穿刺术、胸膜活检术 板仓综合科结核病区 罗再莲 一、胸腔穿刺术目的 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1、病史 2、查体 3、胸片 4、B超 三、操作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 证:胸腔积液明确病因,胸腔内注药。 禁忌证: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过少者。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严重衰竭患者。 五、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血液分析、凝血、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B超定位穿刺部位。 2、查阅胸片、B超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用物准备 胸穿包、无菌手套、消毒液、标本杯、胶布、2%利多卡因、5ml、50ml注射器、污物桶、治疗车。 患者准备 向患者说明目及的可能引起的感觉,取得患者配合,签字知情同意书。 嘱患者排空小便,监测生命体征。 操作者准备 洗手 戴帽子、口罩 选择穿刺体位 1、患者身份确认。 2、询问过敏史。 3、检查穿刺包日期、核对利多卡因及有效日期。 4、患者隐私保护。 5、患者坐位骑跨在靠背椅上,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坐位者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穿刺点定位 确定穿刺点:B超定位穿刺点。 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操作过程 1、常规消毒。 2、戴无菌手套、铺巾(注意无菌操作)。 3、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2%利多卡因针局部麻醉。 4、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下肋上缘垂直进针。 胸膜活检术 适应证:胸腔积液原因未明疑为肿瘤转移、胸膜间皮瘤或结核等。 禁忌证:胸膜腔已消失,有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50×10^9/L,严重衰竭者。 操作过程 1、于穿刺点将套管针与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拔出针芯,先抽胸液.将钝头针插入套管,使钩针体与肋间形成30°角,钩住胸膜,迅速将针芯向里推送,在3、6、9钟位分别切取组织。 2、将切取的组织放入10%甲醛中固定送检。 胸腔闭式引流术 1、中心静脉管、猪尾巴管。 2、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放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常规扩皮,置入引流管约12-15cm,清洁敷料包扎、固定引流管,连接引流袋。 术后处理 1、病人安置。 2、交待注意事项。 3、标本处理:标本送检。 4、整理用物:整理胸腔穿刺包,将需要重复使用的器械清洗干净;污物的分类处理。 5、操作记录。 6、有创操作术后观察记录。 7、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胸腔穿刺术并发症 1、气胸。 2、出血、血胸。 3、损伤胸壁神经、血管。 4、胸膜反应。 5、复张性肺水肿。 1.气胸:漏入空气或穿破脏层胸膜所致。处理:按气胸处理。 2、血胸:可能因穿刺部位不正确,刺破肋间动静脑所致,有时原因不明。处理:如抽液过程中发现胸膜腔出血,应停止抽胸水。向患侧卧,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如4小时后无变化,以后仍可继续抽胸水。 3、穿刺点出血:消毒纱布按压即可。 4、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 5、空气栓塞: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时,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 6、胸膜反应:(1)胸穿前详细询问既往史,有无手术及对疼痛的耐受性,是否晕血,既往有无胸膜反应史,可术前予阿托品术前肌注,预防胸膜反应。 (2)耐心细致讲解胸穿目的、操作方法及过程,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对精神极度紧张的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3)术前进食,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4)操作手法轻柔、进入壁层胸膜时避免动作过于粗暴,抽水不可过多过快。 (5)一旦出现胸膜反应,立即停止胸腔,以平卧位,注意保暧,观察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轻者经休息或心理疏导能自行缓解。对于出汗明显,血压偏低者,予吸氧,静脉输入葡萄糖液,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防止休克。 7、复张性肺水肿: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持续或频繁咳嗽,要注意复张性肺水肿。处理:吸氧,必要时呼吸支持。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西地兰、氨茶碱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咳嗽剧烈者可镇咳。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操作,对症处理。 注意事项 3、一次抽液不应过快、过多,首次不超过600ML/日,以后不超过1000ML/日。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进入腹腔损伤胸腔脏器。 谢谢 * *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