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云南省大理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VIP

【KS5U首发】云南省大理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首发】云南省大理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大理三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 第一卷 阅读题(共40分) 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七年后可能开始变冷 俄罗斯科学院主天文台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可能开始变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根据自己进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到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阿卜杜萨马托夫说,地球早在1998到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不过,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至2060年。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无法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因为它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尽管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但地球的温度实际上并没有上升。他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但是这从未导致气候全面变暖。 这位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的温度在2007至2010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那么这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太阳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地球,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这将降低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他认为,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北方不冻海港可能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 1.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将会变冷的依据是 A.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 B.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 C.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 D.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至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开始变冷。 B.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将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 C.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引起地球的温度上升。 D.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早在1998~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增加了。 C.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 D.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古诗文阅读、默写(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举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