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山东省滨州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缺答案.docVIP

【KS5U首发】山东省滨州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首发】山东省滨州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缺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考试 高二级部语文试题 说明: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泊(bó)位强劲(jìn) 恬(tián)不知耻 B.桎梏(kù)解剖(pāo)迄今为止(qì) C.违(wéi)章 狡黯(xiá)追本溯(Shuò)源 D.刊载(zài)愤懑(mán ) 瑕不掩瑜(yǘ)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9、下列语句中能表明蔺相如“不畏强秦,有胆识”的一组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③秦王怒,不许 ④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⑤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好后,赵王慑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此时,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赴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B.廉颇的保驾护行使秦王想在渑池会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的胆识和勇敢又展示了赵国不甘臣服的精神。 C.在渑池会上,秦御史书曰“令赵王鼓瑟”的“令”字别有深意,这个“令”字,充分显示了秦王的威势和秦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胆怯和赵国的弱小。 D.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胆识慑服了秦王,他表现得不卑不亢,反击得有理有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背后有赵国的“盛兵”和廉颇的支持。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多极了,真可谓浩如烟海。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历代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心里就会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古人所写的书,也有许多是没有价值的,在时间的考验上落选了,自然也就难以为我们所知了。现在我们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心里先有了这个数,我们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 说,这些书都是用汉字写的, 只认识汉字恐怕还不行。 没有一些凭借,我们 看不懂古人用文言写的书,古人大概 看不懂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就是语言文字关。如果攻不破这道关,也就不能看懂那些值得精读的经典著作.当然,想要攻破这道关,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辞典等工具书之类都能够发挥作用。 中国有句老话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书人的话要少,写书人说的话总比他内心的意思要少。“书不尽言”倒有办法克服,只要不怕罗嗦就可以了,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可是“言不尽意”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仅仅是“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罗嗦他也说不出来。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写书的人的意思.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还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书的精神实质,也就是在“解其言”的基础上达到“知其意”的读书效果.如果仅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当然,读书仅仅到“知其意”这一步还不行,还要明白其中的“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耽误。书中的“意”指的是写书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理”指的是客观的道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能够明白其中道理,读者才能有自己的意,并将其与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11.填入文章第二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 而且 虽然 却 就 B.虽然 但是 倘若 就 也 C.既然 那么 如果 也 就 D.固然 但是 只要 就 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