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富顺县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27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幽僻—譬如 娉婷—伶俜 磐石—凤凰涅槃 B.癸丑—骙骙 瞭望—镣铐 谬误—山川相缪 C.迄今—收讫 侘傺—叱咤 芰荷—岌岌可危 D.滂沱—诽谤 采撷—仓颉 修禊—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嬉闹 飘缈 婉蜒 气惯长虹 B.烦燥 戊戌 踯躅 涸澈之鲋 C.捷径 锤炼 肄业 釜底抽薪 D.撇见 邮戳 赎罪 寥若辰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 的________。 ②学习演讲辞,要注意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______ 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③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 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________。 ④就医、报名、邮寄,什么都要实名登记,网络时代,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 已________。 A.保证 揣测 寂寞 不翼而飞 B.保障 揣测 寂寞 不胫而走 C.保证 揣摩 落寞 不翼而飞 D.保障 揣摩 落寞 不胫而走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大道,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 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B.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这个趣味活动项目,是你参加呢 ?还是我参加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8题 (一)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即“我”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前往 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认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古之人不余欺 C.不出,火且尽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D.而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