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山东省济宁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宁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wanghouqiang 本试卷分第工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工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杜撰/篆文 溺水/匿名信 楔子/锲而不舍 B.栈道/湛蓝 道观/冠名权 炮制/刨根究底 C.恫吓/唱和诅咒/狙击手 自诩/栩栩如生 D.提防/堤坝 鄙薄/号码簿 炽热/叱咤风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贤慧 料峭 守本份 五彩斑斓 B.国粹 老练 副作用 礼尚往来 C.缔造 家俱 黄粱梦 皇天厚土 D.神州 布署 发祥地 肝脑涂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8日成功接受了植皮手术。目前,张丽莉生命体征平稳, 清楚,已撤离呼吸机自主呼吸。 ②他们这种学术不端、人品不正的行为,都将为人所 ,并在道德法庭上,受到 谴责。 ③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 的行为。 A神智 不齿 琢磨 B.神智 不耻 捉摸 C神志 不齿 捉摸 D.神志 不耻 琢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郭敬明和长江文艺出版社都收到了来自河北一家图书批发市场的举报信,信中称发 现冒名《爵迹3》《爵迹4》的两本伪书赫然在市场上招摇撞骗。 B.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很受顾客欢迎。 C毒胶囊事件耸人听 以轻心。 D.少不更事的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而是平等的对话和 足够的理解与信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楼梦》内容丰厚,思想深邃,艺术精妙,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 珠,而且还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顶峰。 B.新版舞剧《孔子》以杏坛施教为核心,增加了“祭孔乐舞”表演。上演一个多月来,共计演出40多个场次,观众约13000人左右。 C.“神九”顺利升空并实现与中国发展太空项目的惊人步伐。 D.金乡大蒜闻名遐迩,其种植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先后荣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光明日报》2012年O6月14日,有删改) 6.关于调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 B.秦汉时,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唐代于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元朝时调解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 C.元代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告拦”,这是传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D.清代沿袭明朝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做法,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调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 7.调解制度在中国践行千年,下列表述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调解人在出面调和纷争时,一般情况下多由调解人主动介入争议。 B.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老百姓普遍奉行“无讼”理念和传统道德准则。 C.相对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调解可以使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 D.人们对于是非曲直本身的追求会在特定情况下让位于维系和谐关系。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以此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考虑。 B.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当事人大多也会听从调解人的建议。 C.第三方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行为,在我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乡村、宗族背景下,也依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