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失在市区的小铁路
消失在市区的小铁路
? (2013-01-21 17:23:08)
转载▼
文化 分类:?我喜欢 ????????????????????????????????????消失在市区的小铁路
???11月19日上午,铁路居民小区院门口,几幢高楼投下凉而薄的阴影,阴影之外,是冬日的阳光,有几位老人在晒太阳。周围的人步履匆匆,没有人在意这些老人的喜怒哀乐,更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济源曾经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当时,进到这个院子里,就意味着稳定而丰厚的收入,“在铁路部门上班”,要比当干部要光荣得多。现在,除了小区院门前一个小小的门牌号以外,再也找不到一点和铁路有关的东西。曾经的繁华和热闹都归于尘土。如果打的到这里来,许多出租车司机都会问一声:“哦,就是豫光集团大门口附近吧?”自从小铁路彻底被拆除之后,它在年轻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而对于三四十岁以上的济源人来说,小火车的汽笛声永远是人生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曾经的苦乐年华
以前,济源曾经盛传过一段顺口溜,叫《济源十大怪》:“愚公移山山还在,泱泱济渎不通海。荆条根儿作梁材,老城东门朝北开。西滩能把水比败,臭(溴)水路牌街边栽。火车没有汽车快,男女老少话带把。打听清楚才恋爱,娘咦声声不见外。”这“火车没有汽车快”,说的是济源市区曾经的一道风景线。所谓小火车,其实是一条窄轨铁路,总站在济源西关,北通克井,向东到梨林分开,一条经沁阳通往温县,一条向南通往孟州。“那小火车老慢慢,一小时跑不了三四十公里,不过,真不少拉东西。没有小火车前,拉煤拉石头啥的,全是凭人力拉的。”张联齐说。张联齐的家在济水大街和南街交叉口的东北角,他家的老宅就在铁路边上,曾经被租用为小火车的售票处。在他的心目中,小火车是济源老百姓的功臣,把人们从拉煤的苦力中解救了出来。“往年比现在再冷点的时候,我们就得上克井拉煤了,那可真受罪。”提起小火车,济源的老一辈人最先想起来的,就是拉煤。“那时候,我才十一二岁。家人忙,我都顶大人用。天冷的时候,一个生产队里的小伙计们就约好,一起去克井拉煤。”张联齐说。那时候,每次拉煤最少会叫上四五个人,因为拉煤的路上有两处大坡,别说十几岁的孩子,就是大人拉车上坡也很吃力。他们到了坡下,就相互帮着把车推上坡,然后一起排队等煤。“那时候可不是你拿钱就能买到的,得排队。下午去,一般要排一个晚上。书上写的寒风刺骨,现在的人哪知道那是啥滋味啊!当时的人也没啥穿,到了后半夜,真要把人冻死。人们就拾些柴火在路边烧,可是前面暖和后背还是刺骨冷,转过身烤烤背,前面又冻得受不了!咋睡?哪里敢睡啊,前面的车一动,自己就得赶紧往前跟一下,不然就有人插队!每次拉煤,都有因为插队打架的。运气好的时候,头天下午去,第二天上午吃饭时能赶回家。人多的时候,第二天晚上黑天半夜才能回来。”张联齐说着说着,激动起来。11月下旬,天已经有了寒意,他和小孙子穿着棉衣在自家的小楼前玩耍,两只鹦鹉在相互梳理着羽毛。他曾经所受的苦难在夕阳投下的余晖中,了无踪影。“这可不是胡说的,我也去拉过呢!现在十几岁的小孩子上下学还得家长接送,我们那时候,小闺女也是顶一个大人干活。车上带铺盖?拿点干粮就走了,因为家里一件多余的厚衣服都没有。那时候的人也结实,也没冻出病来。”郑兰英笑着说。她也是南街的老户,当年城里的小女孩一点儿也不金贵。“就是。好天还能烧火取暖,好过点儿。有时晴天去的,到了地儿下起雨来。人都穷,没有伞,大家就在雨地里冻着,浑身湿透。路不是柏油路,是石子路,坑坑洼洼的。那种感受,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到。”张联齐说。这样的遭遇,以前在铁路部门工作过的人体会更深。“济源人还好些,外县的,每家一来就是俩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儿,车上带着铺盖,兜里装着硬馍。有的拉一车煤来回得跑四五天,而且越是路远越不敢拉多,最多只拉500斤,不然光走路人都受不了。天黑了,走不动了,就找个地方睡下。一路上也没饭店,条件好点的,到了济源县城住到起火店里,睡一夜,买点热水泡馍吃或自己做点饭。有个孟县的老头带着孙子拉着平车,跑了好几天,好不容易到了煤矿,自己装了一车煤,然后倒下再也没起来。”曾任济源铁路公司经理的李体亮说。“温县的?对,就是温县的!那时候拉煤多难啊!人太受罪了。”济源铁路公司老职工苗爱玲说。这件事当时曾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拉煤难、拉煤苦的滋味,在当时有多少人没有经历过?“唉呀,我是15岁来济源拉煤的,村里一起来了3个人,拉了500斤煤,回家的时候,家人接到了柏香。我到崇义是一步路也走不动了,就想坐在地上不起来——那是啥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算好的了,有的路上泥是泥,大坑是大坑,真是拉不动。”老家在孟州市的李占功说。他后来也成了济源铁路公司的一名职工。由于拉煤太艰难,人们平常都舍不得烧煤,也就在春节前后用一阵子,其他时候都是拾柴烧火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集团总部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docx VIP
-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对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工程机械公司薪资方案(3篇).docx VIP
- 导学案 综合与实践 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神经内科实习生入科宣教 PPT.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项目板平法.ppt VIP
- 调度运行-调度自动化系统(EMS系统)应用.ppt VIP
-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二(精选).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