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困难合适项目难 谁让中国PE“未老先衰”.docxVIP

募资困难合适项目难 谁让中国PE“未老先衰”.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募资困难合适项目难 谁让中国PE“未老先衰”

募资困难合适项目难找 谁让中国PE“未老先衰” 发布时间: 2011-9-6 7:43:00 ???? 来源: 北京商报 ???? 作者: 况玉清 孙哲 相关行业:  HYPERLINK /26 \t _blank 投资行业   不管是PE(私募股权投资)还是VC(风险投资),其在中国诞生的历史并不长,其真正的大发展还仅仅是在2009年中国创业板推出的前后。然而,即便如此,这个行业也仿佛迅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由于竞争的加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急剧降低,进而演变到如今找项目难、资金募集难的“双难”境地。PE、VC在中国提前进入发展瓶颈期了吗?   “全民”PE竞争加剧   “您好,我是××投资的,我们看到北京商报一篇关于北京市政府拟扶持40家涉农企业上市的文章,你能给我们提供具体的40家企业的详细名单吗?”在本报7月22日《40家京籍涉农企业列入扶持上市名单》见报后良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北京某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业务人员电话,希望记者能帮助他们联系到相关的企业。因为这些拟上市的企业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猎物”,而在如今项目不好找之际,任何一个线索都需要去努力挖掘。   在业界人士看来,如果早在几年前,PE是不愁找不到项目的,很多时候甚至是项目找PE来投资。但是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E不再受到项目的追捧,相反,他们还得放下架子去努力寻找项目。如此一来,早先的PE选企业的模式也逐渐变成了企业选PE模式。   从事创业投资近十年的王经理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尴尬经历,作为项目经理,他也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去年底,他通过种种关系找到了山东一家资质不错的化工新材料企业,如果后期培育不出意外,该公司最终上会创业板的概率非常大。然而,当王经理带着他的团队去试图进行项目洽谈的时候,该公司的反应却异常冷淡。对方只派了一名副总经理接洽,在简单了解王经理的企业之后,对方对王经理的投资意图表示了“婉拒”。   尽管对方表面上客气,但从对方的眼神和谈话的语气中,王经理分明能够感受到对方那种不屑与轻视,这让他倍感无奈。 “当初在入行之初,很多企业都是融资无门,对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都求之若渴,一旦受到PE的垂青,企业的高管们往往会极尽忽悠,尽可能地留住送上门来的钱。”王经理说。   实际上,跟王经理相同遭遇的PE项目经理还大有人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位PE界人士也异口同声地感慨:竞争加剧,如今的项目不好找!   对此,国内知名PE界人士信中利CEO汪潮涌也坦言,如今市场上存在的钱已大大超过待投项目,因此如今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与几年前大不一样,不再是随便举着几千万就被企业蜂拥围上的时代。现在企业看重的是投资基金背后的资源,企业需要高附加值的服务。PE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上市后的资本市场收益,企业同样也是抱着上市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PE资金,对于那些能够给企业上市带来强大保证的PE资金,就很受企业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由券商直接掌管的券商直投基金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一点在创业板和中小板表现得尤其突出,券商直投基金的身影也开始频繁出现在了创业板和中小板IPO的招股说明书中。一方面是老牌PE劲旅名声在外,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券商直投基金的搅局,那些实力不强的中小型PE就备受冷落。   实际上,除了项目问题外,PE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在于募集资金的环节上,也越来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即便是一些大型PE企业的遭遇也同样如此。   由于竞争的加剧,抬高了PE入股的成本,其投资收益空间也极受打压,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风险面前,出资人对PE募资活动参与的热情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PE的资金募集也开始出现了困难,即便是在业界曾经大名鼎鼎的鼎晖投资也难以幸免。   据悉,6月开始募集的鼎晖第二期人民币基金计划募集80亿元,然而该次募集却并不顺利,鼎晖方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惜血本借助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等多家第三方渠道才勉强完成。曾经PE界的一张王牌如今都如此,更何况其他小型的PE企业,其募集资金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PE企业在中国似乎正在遭遇一个发展的瓶颈,一是募集资金遇到了困难;二是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投资利润被摊薄   PE、VC在中国落地的时间或许并不短,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却也绝对算不上早。用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在中国创业投资峰会上的一句话来说:中国的PE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9-2005年,这一阶段是摸索阶段,中国的PE开始起步;二是2006-2009年,这一阶段为发展壮大期,中国PE行业渐入发展正轨;三是2009年以后,随着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中国的创业投资进入了一个爆发的黄金期。   短短几年的时间,PE缘何俨然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呢?在市场人士看来,这其中的缘由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创业板开闸令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