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第一节 新闻阅读课后作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1第一节 新闻阅读课后作业

第4篇 第3章 第1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英雄携手飞天 ——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 李选清 赵波 刘程 2005年10月12日凌晨5时37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又一次伟大出征,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拉开序幕。 天公似乎有意要考验出征者,几天来风和日丽的戈壁滩,此时突然风雪交加,气温骤然下降了十几摄氏度。 “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航天员聂海胜。” “出发!”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响起了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洪亮的出征令。 “是!”坚定的回答,标准的军礼,中国航天员的风采又一次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史册上。 片片雪花带着祝福,丝丝细雨滋润着征程。在《迎宾曲》的伴随下,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肩负着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使命,在风雪中踏上了通天之路。 两小时前,被确定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费俊龙、聂海胜准时起床。面对充满风险的太空之行,两人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出差”,心跳依然保持着每分钟70次左右。经过7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经过一次次近乎苛刻的考核选拔,他们从14名航天员中脱颖而出,代表祖国第二次出征太空。 寒风习习,国旗招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前的广场上,身着军装、礼服和五颜六色民族盛装的人们在夜色中静静地等待着。中央领导来了,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战友、教练员来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来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出征太空壮行。 5时30多分,在千百双企盼的目光中,费俊龙、聂海胜身着乳白色的航天服,从容地从问天阁航天员专用通道向送行的人群走来。他们的脸上,挂满自信的微笑。 在得到总指挥的授命后,费俊龙、聂海胜转身走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车队在7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发射场驶去。 此时,天公好像也特意为英雄壮行——雪停了,风小了。6时许,车队到达发射架下。仰望高高的塔架,只见上面悬挂着“祖国和人民等着你们凯旋”的巨幅标语。 陈炳德总指挥带领全体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和科学家,已率先来到塔架下,在防爆电梯门口排成一列,向航天员告别。 当费俊龙、聂海胜走来时,陈炳德总指挥突然下令:“敬礼!”送行队列里的将军和科学家们分别行军礼和注目礼。 敬礼,象征着嘱托,共和国把庄严的使命交付飞天骄子。 敬礼,象征着祝福,航天人把真挚的祝愿献给航天英雄。 “费俊龙同志、聂海胜同志,你们就要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飞向太空,希望你们发扬我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出色地完成这次光荣的任务。我们期待你们凯旋!”陈炳德对费俊龙、聂海胜深情叮嘱着。 “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北京见!”费俊龙信心百倍地回答。 电梯启动,在无数双火热目光的注视下,两位英雄从容地登上发射塔架,走进飞船舱…… 9时整,火箭点火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费俊龙、聂海胜携手乘坐飞船飞向茫茫天穹。他们将沿着杨利伟开辟的航迹,飞得更高、更远…… (摘自《解放军报》,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一等奖,有删改) 1.文章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境描写贯穿文章的始终,连接了一个个具体场景,是文章的线索;环境的变化营造了悬念,使情节出现了波澜。这些环境描写又充满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衬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表达主题。 2.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具体时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强调准备过程的严密;(2)清晰显现了两位航天员出征的过程;(3)强调事件的重大,任务的艰巨。 【解析】本文多次写到时间,而且所写的时间很具体,这些时间表明了发射的过程,结合本文的主题,可以从强调事件过程、突出人物形象等角度作答。 3.这篇新闻是如何用简短的文字展示世人瞩目的重大事件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