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由基反应
第七章 自由基反应内容提要 §7-1 自由基取代反应 §7-2 自由基加成反应 §7-3 分子内自由基反应 §7-4 自由基碎裂反应 §7-5 自由基重排反应 §7-6 单电子转移反应 §7-1 自由基取代反应 一、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1.反应机理 2.影响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 (1)反应物对取代反应活性的影响 烷烃 3?>2 ?>1 ? 链烯烃 ?-H优先取代 芳环烷基侧链 ?-H优先取代 含吸电子基的化合物 Z—CH2CH3,? -H优先取代 §7-5 自由基重排反应 一、反应机理 二、迁移基团和重排反应 1.芳基的1.2-迁移重排 例1 3,3-二苯基丁醛的重排反应 正常碎裂反应(次) 碎裂后重排反应(主) 例3 重排反应(主) 碎裂反应(次) 例2 2.烯基、酰氧基和卤素的1.2-迁移重排 (1)烯基的1.2-迁移 (2)酰氧基的1.2-迁移 (3) —Cl的1.2-迁移 §7-6 单电子转移反应 ( single electron transformation, SET ) 一、单电子转移与双电子转移途径 以上讨论的有机自由基反应,主要涉及共价键的均裂、夺取电子及在反应的引发和传递阶段中的加成、重排、偶合和歧化等各步骤的结合。实际上在一个有机分子中加上或除去一个电子而引发的反应也很重要且并不少见。 1.单电子转移与双电子转移途径 双电子转移途径(极性途径):不经自由基中间体而产生新的化学键。例如: 单电子转移途径:自由基和离子型反应的结合,生成一类自由基中间体。例如: 2.影响反应途径的主要因素 (1)空间效应 对结构相似的分子,空间位阻大的两原子或基团之间更易于发生单电子转移机理的反应,这是因为在极性反应的过渡态中反应物分子间已部分成键,而经单电子转移反应的过渡态并无这种作用,所以单电子转移途径对立体因素的敏感度要小得多。 (2)电子效应 价电子构型中间体的稳定性 价电子构型中间体的稳定性↑→单电子转移反应的倾向↑。 例如,碱金属M和自由基负离子R-?都是很强的单电子还原剂,易于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稳定的M + ?和R。 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差 二者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差↑→单电子转移反应的倾向↑。 例如,稳定性高、还原性强的碳负离子与苄基氯的反应就容易按单电子转移途径进行。反之,则易于按极性途径进行。 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强度 共价键强度↓→单电子转移反应的倾向↑。例如,C—S键的键能较弱,常作为单电子还原剂参与反应。 自由基型中间体的离域程度 A-? ,D+?电子离域程度↑→单电子转移反应的倾向↑。 二、常见的单电子转移反应 1.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的单电子转移反应 例1 应用 原莰二烯 例2 2.Kolbe反应 在阳极上发生羧酸根负离子的电子转移,得到脱羧偶联产物,并伴随环化、消除等副反应。 阳极 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为供电子体的单电子转移反应 溶剂化电子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溶于液氨得到一种蓝色溶液,该蓝色溶液与金属种类无关,有顺磁性和较高的导电性——氨合电子,即溶剂化电子。溶剂化电子有一个空腔结构,电子被限制在电溶剂化层所组成的空腔内。这是因为电子对NH3的极化作用,使其分子中的H指向电子,而电子对NH3中的N的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则使电子与NH3之间保持一定平衡距离,从而在电子周围形成空腔。 例1 例2 Birch还原 4.自由基链式亲核取代反应(substituted radical nucleophilic reaction, SRN1) C-烷基化产物 O-烷基化产物 (83%) (1%) O-烷基化产物 (100%) (1)反应机理 SRN1 ①~②链引发 决速步骤 ③~④链传递 SN2 (2)机理佐证 反应能被电子转移试剂Na/NH3,Li/NH3或光照加速 反应能被O2,(t-Bu)2NO或对二硝基苯等自由基捕捉剂所抑制 C-烷基化的反应速率对离去基团的性质不敏感 若?-C为手性
最近下载
- PLC编程手册.pdf VIP
- 注册环保工程师之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2025春议题式导与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教用).docx
- 存储架构优化方案.docx VIP
- 中医在抑郁焦虑调理中的思路.pptx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脾梗死护理个案.pptx VIP
-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 变配电所二此设备应急故障处理—变配电所保护误动和拒动故障查找处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ppt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