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外科感染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处理原则: 1、消除毒素来源: 2、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① 早期应用; ② 首次2-5万u iv drip,以后1-2万u/日iv drip,持续3-5日; ③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6000u iv drip 3、控制和解除痉挛 4.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护理诊断 焦虑、恐惧:与抽搐发作、对疾病的预后无知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与膈肌、肋间肌持续性痉挛及起到阻塞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强烈的肌痉挛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 与痉挛消耗和不能进食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不张、肺炎、呼吸暂停或窒息、尿潴留、肌肉断裂或骨折、体液失衡等。 六、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病房环境:隔离病房,室内避光、安静、温湿度适宜(15-20℃,60%),室内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应急状态。 2.减少外界刺激:医护人员走路轻,语声轻,操作稳,使用的器具无噪声;治疗护理应在镇静后集中有序进行,减少探视,不搬动病人。 3.严格隔离制度:破伤风具有传染性,应该采取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如严格执行无菌原则;进入病房穿隔离衣;身体有伤口不能进入;病人的用品和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敷料焚烧等。 4.保持静脉通畅:每次抽搐发作后检查。 5.加强营养:三高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轻症病人发作间歇期进食;重症不能进食者应行肠内外营养。 6.卧床休息,加护栏 病情观察:专人护理:生命体征、意识、SPO2、尿量、痉挛抽搐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治 疗 、休息、抬高患肢。 、50%硫酸镁湿热敷。 、静脉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类。 、下肢丹毒有足癣者应同时治疗。 、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 五、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和管状淋巴管炎 管状淋巴管炎分为表浅淋巴管炎和深部淋巴管炎 表浅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红线征,局部触痛。 深部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条形触痛区 急性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 形成脓肿时有波动感 六、甲沟炎、指头炎 定义 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常在发生微小的刺伤、挫伤、新皮倒刺、指甲剪得过深等甲沟皮肤损伤引起。 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皮肤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因手指刺伤引起。 两者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沟炎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血液、脓液细菌培养 生化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血浆清蛋白等 影像检查 B超、CT、MRI可早期发现深部脓肿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焦虑 与疼痛不适和对预后的担心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炎症反应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窒息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体位与休息 抬高患肢并制动,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通风、床单位整洁 ②饮食与营养 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高热及口唇、口底感染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③丹毒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应做好接触隔离防护 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神志、精神状态,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 注意有无感染扩散和脓肿转移 对于“危险三角区”疖和上唇部位的痈需注意 对口底、颈部蜂窝织炎病人应严密监察有无呼吸困难 3.治疗配合 ①对年老体弱病人,遵医嘱营养支持 ②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③对症护理,如发热与降温 ④一般脓肿形成后,应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及时换药,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和全身反应 4.心理护理 介绍康复过程 增强治愈信心 消除焦虑心理 5.健康指导 指导锻炼身体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加强劳动保护 积极治疗足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第三节:全身性外科感染 定义: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 是伴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的外科感染的统称,如:体温、呼吸、循环等明显改变。 菌血症: 在脓毒症基础上,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血细菌培养阳性 败血症: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 脓血症: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的各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菌血症:指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的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仅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应。 毒血症:指大量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毒素可来自细菌、创伤、化脓破坏的组织,致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而留在感染灶内。 病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