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次课PROCESSDESIGN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4 PROCESS DESIGN 4-1、The content of process design 4-2、Fabrication process design 4-3、典型的生产流程 4-4、生产方式及其特性 4-5、基本的布置形式 4-6、流线化生产布置八个条件 4-7、设备布置的三不政策 4-8、流线化生产布置要点 4-9、一笔画的工厂布置和U型单元布局 4-10、流水化布置实例 4-3 典型的生产流程 直线式 双线式 Z字型或锯齿型 U字型 圆型 奇角型 4-3-1 直线式 此布置形式适用于宽阔的操作区域,生产程序较短,且相当简单, 此种布置适合于每人只作一种工作,或兼做相邻近的几种工作。 4-3-2 双线式 适用于大量生产,一线不能容纳,则采用双线。 4-3-3 Z字型或锯齿型 又称缩短路线法,适用于长度有限时,或受到空间的限制。此法可节省设施所需的面积,且可有效的利用空间。 4-3-4 U字型 此法适用于多数操作必须集中于一处,而场地又受到限制,或生产线的起点与终点必须在同一通道旁,其成品接近运输设备。此种排列可节省设施所需的面积,且监督较容易,中间又可利用作为暂存区域及检验区。 4-3-5 圆型 此种排列为起、终点相接,成为无终止的线形运动。其最大的优点,即工作可回到起点,如工作用的钳子(工具)或容器必需送回起点时,可用这种形式。 4-3-6 奇角型 此法适用于短距离的输送或需平稳输送者,或空间限制者。特别是在制造小零件型时,可用不规则式的布置。 4-5 基本的布置形式 常见的布置有四种基本型式: 1.工艺类别布置型式(Process Layout) 2.产品类别布置型式(Product Layout) 3.成组类别布置型式(Group-Layout) 4.定位类别布置型式(Fixed-Position Layout) 4-5 基本的布置形式 4-5-1 工艺类别布置 工艺类别布置又称为功能类别布置(Functional Layout),将类似或相同功能的设备集中,例如可区分为车床组、铣床组、研磨组、钻床组等,跟据人员劳务供应或机器设备的功能或程序组合而成的布置方式称为工艺类别布置,而工作对象依照所需的操作,由一个单位移到另一个单位,以至完成。 工艺类别布置适用的场合 (A)少批量多品种产品的生产。 (B)不能或难以实施适宜的工作研究。 (C)难以达成人机平衡。 (D)工作技术水平高。 (E)使用通用机器,柔性大,可从事多种生产工作。 工艺类别布置的优缺点 优点 (A)适合不同产品制造,设备及人员的调派有较大的柔性。 (B)采用通用型生产设备,投资较少。 (C)任一部机器故障,不致影响其它机器的操作。 (D)专业化生产,监督较容易,且操作员及监督员可从工作经验中变成专家。 (E)各种机器可分开置于各区域中,且性质类似,便于噪音、灰尘、震动、气味等问题的控制与安排。 (F)便于实施奖励制度,以激励人员的生产效率。 缺点 (A)物料搬运较不灵活,故物料搬运成本较高。 (B)生产调度及日程安排、协调与控制较困难。 (C)库存所需空间较大,在制品库存也较多。 (D)生产效率较低,难以大量生产。 (E)生产准备时间(Set-up Time)较长,不仅增加成本且耽误生产时间。 (F)成本计算较困难。 (G)工作批量的识别工作较多也较困难。 (H)检验费用较高。 4-5-2 产品类别布置 产品类别布置又称为直线式布置(Straight Line Layout),根据各种产品的生产流程及操作次序安排而成生产线的布置方式称为产品类别布置。此种布置适用于大量或连续式生产的行业,例如钢铁厂、汽车厂、家电用品厂及化工厂均属这一类别。 产品类别布置的适用场合 (A)大量制造的标准品生产。 (B)需求量稳定且可采用连续处理者。 (C)必须在短时间完成生产过程,或不易保存或处理者。 产品类别布置的优缺点 优点 (A)大量且标准化的生产,单位生产成本较低。 (B)产品的流动迅速,单位物料搬运成本较低。 (C)在制品库存较少,积压资金也少,所需空间也较小。 (D)原料库存量较小,虽然原料必须不断供应,但使用量相当稳定,故每次订购量也较小。 (E)生产控制较容易,不需要太多的报表。 (F)工人易于监督,而且是例行工作,因此管理幅度可较宽,管理费用减少。 (G)由于工作简单划一,训练容易,且可使用半技工或普通劳动力,人工费用较低。 (H)检验较容易,检验成本较低。 (I)生产质量划一,较易控制。 (J)团体奖励制度较易实施,足以提高生产量。 缺点 (A)采用特殊专用的机器设备,投资较大。 (B))如果需求量不足,容易造成设备闲置。 (C)机器故障或较多人员缺席会导致整条生产线中断。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