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神经的解剖 面神经为第7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运动纤维 --- 运动核 副交感纤维---上涎核 味觉纤维 --- 膝神经节---孤束核 (一般感觉纤维)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核上瘫—对侧睑裂以下 表情肌瘫痪 核下瘫--同侧全部 表情肌瘫痪 上部面肌-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额肌、皱眉肌 眼轮匝肌 下部面肌 对侧皮质脑干束 病因:常见于脑血管病: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病变在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 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面神经管段 岩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 4.茎乳孔以外病变:只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颅外段分支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 继发性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疾病有: ⑴ 自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到内耳门之间的各种颅内疾病,如听神经瘤、原发性胆脂瘤、骨折等; ⑵ 颞骨及其附近病变所致的面神经炎症、水肿、受压或断裂,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中耳、乳突、听神经瘤手术时损伤,颞骨骨折,颞骨内外良、恶性肿瘤,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先天性畸形等; ⑶ 颈上深部和腮腺的肿瘤及其手术 (4)感染 :病毒、螺旋体及细菌等。 (5)神经源性:Guillain-Barré综合征和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唇舌水肿-面瘫综合征) 检查 1.静止检查 (1)茎乳突 ?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2)额部? 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3)眼? 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4)耳 ?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5)面颊? 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6)口? 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7)舌? 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2.运动检查 (1)抬眉运动? 检查额枕肌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2)皱眉? 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3)闭眼 ?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4)耸鼻? 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5)示齿? 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6)努嘴? 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7)鼓腮? 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起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肌电图检查:表现为无反应或不出现电位变化。失神经肌电位见于完全面瘫发生后14~21天 (3)神经电图:表现为无反应或不出现电位变化。 是一种诱发电位,提供神经变性程度的客观依据,主要提供变性运动纤维的百分数。 损伤后6d内大于90%变性务须手术。Bell面瘫起病后14d内变性达95%或超过95%,预后不佳。变性百分数达90%~94%是急症手术的重要指示。 (4)MRI 、CT 治疗方法: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 ?1.急性期:起病1-2周,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 (1)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或静滴,连续7-10天。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3)神经营养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